广东人养花、爱花、惜花,培育了万紫千红的花朵来装扮世界,也编造了许多动人的花卉故事,赋予鲜花高贵的品格,纯洁的灵魂,把外在的美和内涵的真与善统一在一起,使之变得更加可爱。
说起广州的花卉故事,当首推《素馨花的传说》(见《羊城人仙神》),这不仅是因为素馨花是广州花市开业这鼻祖,是古代花田的霸主,还因为素馨是一位舍已为人的种花姑娘。人们把她当作花魂的化身,国色天香的代表,到处传颂着这一芳香的美名。
传说素馨花古时叫耶悉茗,是由汉朝大夫陆贾从西域带回来的,南越王越佗把它带到广州,种在庄头村一带的花田里。到了南汉时代,庄头村有个种花姑娘,名叫素馨,酷爱耶悉茗花,长得比花还美。南汉王刘 要在天下选美三千,素馨与十几个花田姐妹也被选入宫中。由于她俊俏聪明,深受刘 的宠爱。刘 看见她喜爱耶悉茗花,就下令皇家花园统统种上耶悉茗花,并要所有的宫妃都像素馨一样,佩戴耶悉茗花,以至每天早晨宫女们梳洗的时候,花流成河,至今广州还有个“流花湖”,有座“流花桥”,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为了解救三千宫女,素馨想出了一个激将法。她对刘 说:“我看皇上爱素馨是假,迷恋三千宫娥是真。“刘 道:“古人说得好,若得天下第一香,愿将千花弃路旁。”素馨立即说道:“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把三千姐妹遣散回乡。”刘 脱口便说:“依卿所言!”就这样,刘 放走了三千宫女,与素馨白头到老。素馨死后,刘 把她埋葬在花园里,周围种满了耶悉茗花。刘 死后,庄头村的父老乡亲,把素馨的坟移回庄头。后来,人们发现坟头长满了洁白的耶悉茗花。从那以后,人们便把这种花叫做素馨花。
这一故事,饱含着花农许多辛酸的泪水,寄托着人们对花魂的深沉思念。清人何渐鸿有首《羊城竹枝词云》:“观音山畔阿侬家,生小由来只爱花。百步石梯梯石滑,时常登眺素馨斜。”观音山即越秀山,百步梯是由山麓至半山亭的石级。由此登高远眺,缅怀故人,由于生小爱花,故此首先想到了花魂素馨,这是很自然的。就连一代文豪屈大均,知道杨孚宅前的洛阳松树,冬凝瑞雪,也想到了花田雪白的素馨花。屈翁诗云:“能将北雪为南雪,唯有苍苍自洛来,松柏至今虽然尽,花田尝见雪花开。”可见素馨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广州芳村区有个地方叫“花埭”。那里一年四季,百花盛开,花卉品种达1000多个,是广州著名的花卉产区。花埭为何花似锦,能集天下名花于一地?亦有一个故事。
传说“芳村”原是一条“荒村”,那里杂草丛生,蛇鼠出没。在一片低洼地上有个菜园,住着一位孤独的老人,名叫蔡伯。他住在菜园的一间茅屋里,与终年在檐头营巢的燕子相依为伴。一天,一个过路人射伤了一只小燕子,老人为它精心调治,直至伤愈长大,放回燕群,它仍然依依不舍,不忍离开那位好心而又孤独的老人。第二年春天,当群燕飞回的时候,每只燕子都在蔡伯的园子里吐下一颗种籽,把天下的奇花异卉撒播在老人的菜园里,使老人的茶园变成了百花园。这就是今天的花地,从此,“荒村”才易名为“芳村”。
这个故事,不但反映了广州花卉文化的历史,也说明了广州花卉文化的风格:广采博收,融天下名花于一炉。现芳村区有花卉基地1.8万多亩,花卉品种超过1000种,正是这种历史风范的延续。有100多年种花历史的珠海湾仔,近年也大量引进名花,光玫瑰品种就多达300多个,各种兰花出口达30万支,还有广州园林局白云苗圃等,亦推出了大批的名花异卉。更有以假乱真的绢花、纸花、玻璃花,并近年引进的各种插花艺术表演,充分表现了广州花市活泼多样的风格。这与上述故事所培养的人文素质是分不开的。
广州花卉故事中,还有一则流传较广的《萝岗香雪从何来》,解释南国罕见的梅花——萝岗的梅花(人们喻之为“香雪”)。原来是一位姓钟的老伯,不畏限险从长江沿岸带来的。如今每年梅花盛开的时候,萝岗十八峒,一片白茫茫的香雪,引得人们倾城出动,到萝岗赏雪去!萝岗的梅花,不但为广州的花卉长廊增加了一个景点,也说明了岭南文化与江淮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广州“人日游花埭”是正月初七,那正好是梅花的花神寿阳公主的生日,这是巧合,还是南北交流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小榄的花卉故事亦很丰富,其中《荼薇仙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传说古代人间并无荼薇花。那里香山县飞驼岭下住着一个年轻的花农,名叫杜丽春。他忠厚勤劳,爱花如命。他的花园,一年四季,鲜花常开。此事传到天上百花仙子那里,荼薇仙子和玫瑰仙子决心下凡一游,荼薇仙子爱上了杜丽春,被玉帝逐出天庭,贬到深山野谷,故时至今日,荼薇仙花仍不宜盆载。在杜丽春的花园里,荼薇花得到了杜丽春的精心照料,两人相关相爱,形影不离。荼薇仙子还教杜丽春酿花酒,制花肉,做花饼,至今在中山还可享受到美味的菊花餐、荼薇饼,都是那时花仙子传授的。此事激怒了催花巫神,她以泄露天机之罪名,加害了荼薇仙子和杜丽春。幸得玫瑰仙子相救,赠与宝衣,始能逃脱劫难。如今荼薇花与丽春花身上都有刺,那就是当年玫瑰仙子所赠的宝衣。他俩相依为命,在人间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才发现,每株荼薇花旁,必有一株丽春花相伴,枝树交缠相偎,便是他们的化身。这个故事,还获得了全国首届民间文学作品评比三等奖。
其他如肇庆《瑞香花》的传说,韶关白芙蓉的传说,广州海幢鹰爪兰的传说等,都以生动优美的形象,歌颂了正直、纯洁的人生,为岭南花卉文化增添了光彩。
说起广州的花卉故事,当首推《素馨花的传说》(见《羊城人仙神》),这不仅是因为素馨花是广州花市开业这鼻祖,是古代花田的霸主,还因为素馨是一位舍已为人的种花姑娘。人们把她当作花魂的化身,国色天香的代表,到处传颂着这一芳香的美名。
传说素馨花古时叫耶悉茗,是由汉朝大夫陆贾从西域带回来的,南越王越佗把它带到广州,种在庄头村一带的花田里。到了南汉时代,庄头村有个种花姑娘,名叫素馨,酷爱耶悉茗花,长得比花还美。南汉王刘 要在天下选美三千,素馨与十几个花田姐妹也被选入宫中。由于她俊俏聪明,深受刘 的宠爱。刘 看见她喜爱耶悉茗花,就下令皇家花园统统种上耶悉茗花,并要所有的宫妃都像素馨一样,佩戴耶悉茗花,以至每天早晨宫女们梳洗的时候,花流成河,至今广州还有个“流花湖”,有座“流花桥”,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为了解救三千宫女,素馨想出了一个激将法。她对刘 说:“我看皇上爱素馨是假,迷恋三千宫娥是真。“刘 道:“古人说得好,若得天下第一香,愿将千花弃路旁。”素馨立即说道:“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把三千姐妹遣散回乡。”刘 脱口便说:“依卿所言!”就这样,刘 放走了三千宫女,与素馨白头到老。素馨死后,刘 把她埋葬在花园里,周围种满了耶悉茗花。刘 死后,庄头村的父老乡亲,把素馨的坟移回庄头。后来,人们发现坟头长满了洁白的耶悉茗花。从那以后,人们便把这种花叫做素馨花。
这一故事,饱含着花农许多辛酸的泪水,寄托着人们对花魂的深沉思念。清人何渐鸿有首《羊城竹枝词云》:“观音山畔阿侬家,生小由来只爱花。百步石梯梯石滑,时常登眺素馨斜。”观音山即越秀山,百步梯是由山麓至半山亭的石级。由此登高远眺,缅怀故人,由于生小爱花,故此首先想到了花魂素馨,这是很自然的。就连一代文豪屈大均,知道杨孚宅前的洛阳松树,冬凝瑞雪,也想到了花田雪白的素馨花。屈翁诗云:“能将北雪为南雪,唯有苍苍自洛来,松柏至今虽然尽,花田尝见雪花开。”可见素馨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广州芳村区有个地方叫“花埭”。那里一年四季,百花盛开,花卉品种达1000多个,是广州著名的花卉产区。花埭为何花似锦,能集天下名花于一地?亦有一个故事。
传说“芳村”原是一条“荒村”,那里杂草丛生,蛇鼠出没。在一片低洼地上有个菜园,住着一位孤独的老人,名叫蔡伯。他住在菜园的一间茅屋里,与终年在檐头营巢的燕子相依为伴。一天,一个过路人射伤了一只小燕子,老人为它精心调治,直至伤愈长大,放回燕群,它仍然依依不舍,不忍离开那位好心而又孤独的老人。第二年春天,当群燕飞回的时候,每只燕子都在蔡伯的园子里吐下一颗种籽,把天下的奇花异卉撒播在老人的菜园里,使老人的茶园变成了百花园。这就是今天的花地,从此,“荒村”才易名为“芳村”。
这个故事,不但反映了广州花卉文化的历史,也说明了广州花卉文化的风格:广采博收,融天下名花于一炉。现芳村区有花卉基地1.8万多亩,花卉品种超过1000种,正是这种历史风范的延续。有100多年种花历史的珠海湾仔,近年也大量引进名花,光玫瑰品种就多达300多个,各种兰花出口达30万支,还有广州园林局白云苗圃等,亦推出了大批的名花异卉。更有以假乱真的绢花、纸花、玻璃花,并近年引进的各种插花艺术表演,充分表现了广州花市活泼多样的风格。这与上述故事所培养的人文素质是分不开的。
广州花卉故事中,还有一则流传较广的《萝岗香雪从何来》,解释南国罕见的梅花——萝岗的梅花(人们喻之为“香雪”)。原来是一位姓钟的老伯,不畏限险从长江沿岸带来的。如今每年梅花盛开的时候,萝岗十八峒,一片白茫茫的香雪,引得人们倾城出动,到萝岗赏雪去!萝岗的梅花,不但为广州的花卉长廊增加了一个景点,也说明了岭南文化与江淮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广州“人日游花埭”是正月初七,那正好是梅花的花神寿阳公主的生日,这是巧合,还是南北交流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小榄的花卉故事亦很丰富,其中《荼薇仙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传说古代人间并无荼薇花。那里香山县飞驼岭下住着一个年轻的花农,名叫杜丽春。他忠厚勤劳,爱花如命。他的花园,一年四季,鲜花常开。此事传到天上百花仙子那里,荼薇仙子和玫瑰仙子决心下凡一游,荼薇仙子爱上了杜丽春,被玉帝逐出天庭,贬到深山野谷,故时至今日,荼薇仙花仍不宜盆载。在杜丽春的花园里,荼薇花得到了杜丽春的精心照料,两人相关相爱,形影不离。荼薇仙子还教杜丽春酿花酒,制花肉,做花饼,至今在中山还可享受到美味的菊花餐、荼薇饼,都是那时花仙子传授的。此事激怒了催花巫神,她以泄露天机之罪名,加害了荼薇仙子和杜丽春。幸得玫瑰仙子相救,赠与宝衣,始能逃脱劫难。如今荼薇花与丽春花身上都有刺,那就是当年玫瑰仙子所赠的宝衣。他俩相依为命,在人间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才发现,每株荼薇花旁,必有一株丽春花相伴,枝树交缠相偎,便是他们的化身。这个故事,还获得了全国首届民间文学作品评比三等奖。
其他如肇庆《瑞香花》的传说,韶关白芙蓉的传说,广州海幢鹰爪兰的传说等,都以生动优美的形象,歌颂了正直、纯洁的人生,为岭南花卉文化增添了光彩。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岭南民间文化》
作者:叶春生著
索取号:K892.465/1
本馆校对:詹苹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