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佛家上元天官节,同时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的灯节。灯与“丁”谐音,灯节习俗是“延续香灯”之意,故民间十分重视,生育男丁者必挂灯,祈求生男丁者亦买灯,挂灯习俗沿袭至今。俗例初二开年后,各地的灯市开始摆卖花灯,以佛山普君圩灯市、南海乐安花灯地、叠滘灯市、顺德大良的花灯会最出名。《佛山忠义乡志•风土》载:“上元开灯宴,普君圩为灯市,灯之名状不一,其最多者曰茶灯,以极白纸为之,剔镂玲珑,光洩于外,生子者以酬各庙及社,兼献茶果,因名茶灯。曰树灯,伐树之枝稠而杪平者为灯杆,缀莲花于枝头,多至百余朵,燃之如绛树琼葩。曰八角灯,中作大莲花,下缀花篮,八面环以璎珞。曰鱼灯、曰虾灯、曰蟾蜍灯、曰香瓜灯,则象形为之。曰摺灯,可摺而藏者。曰伞灯,可持而行者。自元旦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挈灯者鱼贯于道,通济桥边,胜门溪畔弥望,率灯客矣!”可见灯市之丰富热闹。习俗头年生子的人家,在正月初十至十三挂灯。新生男丁者在家中神前挂灯,备烧肉、生果酸姜、红鸡蛋作酬神贡品,俗称开灯;还须到本族祠堂挂灯(又称“出灯”、庆灯),并给本族叔伯兄弟分派酸姜红鸡蛋。富裕人家还大摆筵席“请灯酒”,谓之“报丁”,凡经挂灯报丁的新生男丁即承认入族。至正月十六“散灯”,灯节的各项活动宣告结束。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9月   摘自《珠江三角洲广府民俗》
作者:余婉韶著
索取号:K892.46/1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