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山古井与状元庄有恭
中山四路城隍庙后面的梯云里,最近发现了一块“番山古井”石碑(详见广州读本4月8日22版《“番山古井”潜藏寻常巷陌》)。这使我想起,这井原来有个名字,叫做八角井,并且还连带着一个离奇的传说。

据说清康熙十年冬天,城隍庙里的井水干涸了。某夜,庙中道士梦见城隍神告知,庙后有一个泉眼,可去掘开,便有水用了。道士如言去做,果然发现泥层下有一完好的八角形水井,井栏设施完备,井水清澈丰满。民间原本流传着一条讖语,说是“未有城隍先有井,未有广州先有城。”那么,这井可能早就存在,不过日久被泥土掩埋而已。

这个井,也可能是清代状元庄有恭家族用水的井,因为梯云里后面的凌霄里,正是庄状元的故居所在。这条小巷东通大街旧仓巷,也有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传说是这样的:雍正年间,有位潮州人张某,精于风水望气之术,他认为省城山水雄秀,可以更有作为,便举家迁来广州。在这里,他踏遍白云山、越秀山以及城郊大小山冈,常于五更起来望气,寻找风水宝地。一路寻来,最后寻到了旧仓巷,不禁叹了口气,觉得满城佳气,尽萃于此,如果在这里住下,十年之内,必能使子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鼎甲(状元等前三名)。于是买下旧仓巷巷北东边的一所房子,与西边的番禺人庄有恭家对门而居。张某有两个儿子,都已中了秀才,于是更加严厉督责他们读书,以待好远到来,大魁天下。岂料到了乾隆四年,却是庄有恭高中了状元,大红的报喜条贴到了对面庄家门上。张某心想,风水发在西边的房子而非东边,仅是一街之隔,便好梦成空,自愧术业未精,连夜悄悄迁走了。

庄有恭高中后,被任为翰林院修撰,仅过三年,他的弟弟庄有信也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于是兄弟二人一同请假回家祭祖,两位翰林荣归,一时盛事,震动了整条旧仓巷。

庄有恭是清代广东三位状元中最显赫的一人,官至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先前在担任地方长官时,颇有政绩,于浙江和江苏巡抚任内,办了许多水利工程,成效显著,大利民生,受到朝廷的嘉许。

文献资料来源:2011-05-10    南方都市报-AII21

作者:黄国声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