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首个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创客空间成立
现代的图书馆不仅仅是一处阅读场所,更是信息交流空间、创客服务平台。互联网思维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人人时代,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秀区图书馆也开始探索为“创客”们提供创作空间,并于2016年3月31日在全市率先推出公共图书馆“互联网+”创客空间,旨在运用科技手段,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激发大众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众创氛围。在“越图创客空间”,你可以在书香氛围中进行创新创造,将阅读和创新结合,助你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越图创客空间”利用馆藏文献、数字技术、创新工具、互联网形成复合型交流空间,并将组织一批拥有文化研究、美术创作能力,具备高新科技创新精神的创客,为其提供自由交流协作、共同分享创造的平台,促进文化的研究、传承、创新。 “越图创客空间”具有“互联网+”、创客工作室、“1+N”模式、盒子工作室、创客集市等五大亮点:

★“互联网+”创客空间

越秀区图书馆为创客打造24小时线上讨论平台,涵括“创”沟通、“创”课程、“创”书目、“创”集市、“创”预约五大栏目,提供线上讨论、课件、书目、文献远程传递、工作室预约、作品展示与交换等全方位服务。创客关注越秀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即可使用该平台。

★创客工作室

越秀区图书馆开设创客工作室,设置了工作室、设备室及阅览室,配备重型工作台、3D打印机、建模软件、激光雕刻机、可编程控制器等设备和工具,供创客自由创作创意作品。

★“1+N”模式

越秀区图书馆为创客度身订造“1+N”服务模式:“1”指“越图创客空间”,依托馆藏文献、数字资源、场地、创作工具等丰富的资源开展创客空间服务。“N”则包括24小时线上讨论平台、创客工作室、创客阅览室、创客集市、创客分享会、盒子工作室、作品展览区、创客培训班、创客服务进社区等多元化服务,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阅读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引导青少年从小就勇于创造,培养小创客。

★盒子工作室

越秀区图书馆提供开放式的创客空间,不仅为创客提供手电钻、扳手、测量仪器、拼装模块、Arduino入门实验套件等上百件制作工具和材料,还将创客的工作室延伸到图书馆之外——创客可以凭读者卡及积分借用越秀区图书馆的“盒子工作室”(含拼插模块、小型工具、零配件等)回家创作,让创客工作室自由移动,无所不在。

★创客集市

越秀区图书馆为创客们提供线上线下作品分享、交换平台,每年举办一次线下集市活动,让创客们分享作品、思想和创意,自由碰撞交流,激发公众创造活力,促进创客资源整合,扩大创客影响力,助力大众创业,普及创客文化,促进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

当创客遇上越图,正是梦想照进现实时。创新创造不再只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创造,越秀区图书馆希望“越图创客空间”成立可以促进有创新能力的人们脑洞大开,创新的种子可以在这里发芽。

创客集结号已吹响,一起来让梦想落地吧!

★寻觅三家巷中的幸福之路

广州市越秀区作为“广府文化源地”,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建筑、多彩的民俗风情。这些特色在广府人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如小说《三家巷》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好多老广州都知道,六榕街一带是当年欧阳山写《三家巷》的“原型”,小说中提到的街巷景色、洋房风情、麻石凳等,还能寻觅得到。电影《三家巷》也在六榕街取景。活动主办方精心策划组织了“行走 阅图”——“寻觅三家巷中的幸福之路”定向运动比赛,吸引了15支队伍参加。该活动于4月2日在六榕街文化广场举办。

★系列讲座名家多

整个四月越秀区策划了一系列名家讲座,广大粉丝可畅享一场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文化盛宴:从梁凤莲的《虽然时间流逝,文学永远充满活力》,到钟健夫的《三十之后不信天才——人生的“深度学习”》、彭嘉志的《童说岭南:用书籍与青少年对话》等,话题涉及文学、学习、岭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等,热爱讲座的市民千万不要错过了!

★喜阅吧周周有约

越秀区图书馆全年举办“喜阅吧”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喜阅吧”系列活动是越秀区图书馆精心为读者策划推出的多样化阅读服务平台, 包括“3D阅读乐园”、“听•阅读”、“国学苑”、“万花筒”、“假日点播”5个板块,活动内容含绘本推广、3D阅读、国学知识、立体手工模型、3D打印、剪纸、故事会等,所有读者不分年龄层次均可参加。

“喜阅吧”活动每周六在越秀区图书馆一楼大堂举行,风雨无阻,持续发力,满足读者阅读服务需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市民不分年龄层次均可参与。

所有活动详情可登陆越秀区图书馆网站及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了解。

文献资料来源:2016年   广州地区图书馆动态2016年第3期-P7

作者:杨婵欢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