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纪至13世纪的国外形势
10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宋时期。这时候,欧亚各国的历史有两件大事:第一,10 世纪至13世纪,西欧大多数国家已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工商业发达,城市兴起。
在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十分缓慢,但是,到10世纪至11世纪时,欧洲经济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加工,纺织业、制陶业和皮革业等的生产技术上都有着明显的改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手工业由农业副业变为独立的手工业。同时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个分离过程准备了条件。农业生产上能进行深耕的重铁犁的广泛使用,二圃制特别是三圃制代替了原始的烧荒和歇荒的耕作方法,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剩余产品也大为增加。由于剩余农产品的增加,导致了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交换的发展,这样就为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提供了重要条件,也为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中世纪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米兰、那不勒斯和法国南部的马赛、阿尔、那旁是最早的西欧封建城市。10 至 11 世纪,新的城市也在法国北部、尼德兰、英国、西南德意志和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兴起。在这些城市的居民中,手工业者是基本群众。手工业者大量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他们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成为城市中的自由居民。
最初,手工业者同时又是销售自己产品的商人。后来商品生产的发展,引起以经营产品交换为自己活动范围的商人的出现,手工业者与商人便分开了。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是社会分工的新的发展步骤,这个步骤是促使商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中世纪西欧商业的发达,使东西方贸易关系更加活跃起来。
西方中古时期的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的。因此,城市居民不能不对封建领主履行一定的封建义务。封建主对在自己的领地上兴起城市是高兴的,因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会带给他们额外的收入。封建主把城市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力图向市民榨取最大的租税收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封建主对城市的剥削更加苛重,而且常常使用各种残暴手段,敲榨勒索,这很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因而激起城市居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的斗争。这些斗争的胜利,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12世纪以后,城市经济发展了,欧洲内部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市场逐渐形成,与东方的贸易也显著扩大了;从东方运来的奢侈品如绸缎、棉纺织品、武器、香料、珍宝等,也在欧洲各地的定期市集上出售。从此以后,东西方的通商贸易也就有了更大的进展。
第二,11 世纪末至13世纪末,发生了十字军的东侵,促使了东西方贸易的扩大。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使封建制度内在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因而产生了历史上的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是西欧封建主对东方各国进行的军事殖民远征和经济、政治扩张。所谓十字军东征,是因为它以宗教理由为借口,以红十字襟章为标帜,并由基督教会为东征的倡导者。东侵从 11 世纪末开始,至 13 世纪末为止,中间时断时续,最后以失败告终。
西欧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的日趋尖锐是促使各国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天主教会发动十字军东侵的根本原因。东方的富饶为十字军东侵的发动者所垂涎,中东国家政治上的腐败又给他们以可乘之机。中东地区诸国自古以来,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可是,到了11 世纪时,东方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有利于西欧封建主进行掠夺性的远征活动。
11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衰落,公元1055年从中亚来的塞尔柱·突厥人占领了巴格达哈里发国的全部领土,稍后又从埃及哈里发国夺取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但是这个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并不巩固,很快又分裂为大马士革、的黎波里、安提阿等王国,彼此之间进行混战,互相攻伐。突厥人同埃及哈里发国和拜占庭帝国又经常处于敌对状态。面临突厥人进攻威胁的拜占庭皇帝曾经不止一次向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君主求援。东方这种分裂、对立纷争的政治局面,正给了西欧封建统治阶级向东方各国掠夺的好机会。
西欧封建主企图在东方获取新领地为主要目的的十字军东征失败了,但十字军东征却扩展了商业贸易的通道,在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往和商业贸易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十字军东侵造成了拜占庭的衰落,使意大利商人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从此,地中海的通商道路落到了意大利商人手中,拜占庭人在地中海东部的商业霸权结束了。西欧商业在地中海得到更大的发展,意大利北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部的城市繁荣起来,它们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十字军的士兵在东方接触到了更高度的物质文明,从东方学会了养蚕、种稻、织造精细布匹、印染各种颜色和制作各种金属等工农业技术。东方的产品和先进技术如金属加工、纺织、制糖等生产技术,从此传到了西方来了。同时,西欧的封建主在东方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他们要求从东方获得更多的丝绸、珍玩、名酒和香料。封建统治阶级这种日益增强的物欲需要和消费的扩大,也促使东西方商业贸易的扩大。十字军东侵结束时,由东方运往西欧的商品就比以前增加了大约10倍之多。
以上所说10世纪至13世纪世界史上两件大事都与宋代中国的海外贸易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10世纪至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宋时期。这时候,欧亚各国的历史有两件大事:第一,10 世纪至13世纪,西欧大多数国家已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工商业发达,城市兴起。
在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十分缓慢,但是,到10世纪至11世纪时,欧洲经济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金属的开采、冶炼和加工,纺织业、制陶业和皮革业等的生产技术上都有着明显的改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手工业由农业副业变为独立的手工业。同时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个分离过程准备了条件。农业生产上能进行深耕的重铁犁的广泛使用,二圃制特别是三圃制代替了原始的烧荒和歇荒的耕作方法,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剩余产品也大为增加。由于剩余农产品的增加,导致了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交换的发展,这样就为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提供了重要条件,也为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中世纪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米兰、那不勒斯和法国南部的马赛、阿尔、那旁是最早的西欧封建城市。10 至 11 世纪,新的城市也在法国北部、尼德兰、英国、西南德意志和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兴起。在这些城市的居民中,手工业者是基本群众。手工业者大量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他们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成为城市中的自由居民。
最初,手工业者同时又是销售自己产品的商人。后来商品生产的发展,引起以经营产品交换为自己活动范围的商人的出现,手工业者与商人便分开了。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是社会分工的新的发展步骤,这个步骤是促使商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中世纪西欧商业的发达,使东西方贸易关系更加活跃起来。
西方中古时期的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的。因此,城市居民不能不对封建领主履行一定的封建义务。封建主对在自己的领地上兴起城市是高兴的,因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会带给他们额外的收入。封建主把城市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力图向市民榨取最大的租税收入。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封建主对城市的剥削更加苛重,而且常常使用各种残暴手段,敲榨勒索,这很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因而激起城市居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的斗争。这些斗争的胜利,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12世纪以后,城市经济发展了,欧洲内部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方市场逐渐形成,与东方的贸易也显著扩大了;从东方运来的奢侈品如绸缎、棉纺织品、武器、香料、珍宝等,也在欧洲各地的定期市集上出售。从此以后,东西方的通商贸易也就有了更大的进展。
第二,11 世纪末至13世纪末,发生了十字军的东侵,促使了东西方贸易的扩大。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使封建制度内在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因而产生了历史上的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是西欧封建主对东方各国进行的军事殖民远征和经济、政治扩张。所谓十字军东征,是因为它以宗教理由为借口,以红十字襟章为标帜,并由基督教会为东征的倡导者。东侵从 11 世纪末开始,至 13 世纪末为止,中间时断时续,最后以失败告终。
西欧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的日趋尖锐是促使各国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天主教会发动十字军东侵的根本原因。东方的富饶为十字军东侵的发动者所垂涎,中东国家政治上的腐败又给他们以可乘之机。中东地区诸国自古以来,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可是,到了11 世纪时,东方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有利于西欧封建主进行掠夺性的远征活动。
11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衰落,公元1055年从中亚来的塞尔柱·突厥人占领了巴格达哈里发国的全部领土,稍后又从埃及哈里发国夺取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但是这个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并不巩固,很快又分裂为大马士革、的黎波里、安提阿等王国,彼此之间进行混战,互相攻伐。突厥人同埃及哈里发国和拜占庭帝国又经常处于敌对状态。面临突厥人进攻威胁的拜占庭皇帝曾经不止一次向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君主求援。东方这种分裂、对立纷争的政治局面,正给了西欧封建统治阶级向东方各国掠夺的好机会。
西欧封建主企图在东方获取新领地为主要目的的十字军东征失败了,但十字军东征却扩展了商业贸易的通道,在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往和商业贸易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十字军东侵造成了拜占庭的衰落,使意大利商人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从此,地中海的通商道路落到了意大利商人手中,拜占庭人在地中海东部的商业霸权结束了。西欧商业在地中海得到更大的发展,意大利北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部的城市繁荣起来,它们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十字军的士兵在东方接触到了更高度的物质文明,从东方学会了养蚕、种稻、织造精细布匹、印染各种颜色和制作各种金属等工农业技术。东方的产品和先进技术如金属加工、纺织、制糖等生产技术,从此传到了西方来了。同时,西欧的封建主在东方沉溺于奢侈的生活,他们要求从东方获得更多的丝绸、珍玩、名酒和香料。封建统治阶级这种日益增强的物欲需要和消费的扩大,也促使东西方商业贸易的扩大。十字军东侵结束时,由东方运往西欧的商品就比以前增加了大约10倍之多。
以上所说10世纪至13世纪世界史上两件大事都与宋代中国的海外贸易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
文献资料来源:1949年10月   《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作者:于幼军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