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荣子菡报道:近日,《拉美快报》捐赠仪式暨“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图”)举行。羊城晚报记者获悉,本次捐赠共有8033期、8698份《拉美快报》入藏中图。“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致力于抢救、保护世界华侨华人历史文献,赓续海外华人文脉。
华侨文献专藏为中图特色
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广东地方文献收藏中心,中图一直致力于华侨华人文献的收藏、整理、服务、宣传和开发利用工作。
作为中图特色专藏,华侨文献专藏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建立。1936年,中图前身之一——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罗香林设立“华侨文献室”;1941年,杜定友馆长在“杜氏分类法”中专门设立华侨类收藏相关文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图增设东南亚华侨史料专藏,侨刊乡讯的收藏也日益丰富。
此次《拉美快报》的入藏,为中图华侨华人文献专藏建设再添浓重一笔。据了解,《拉美快报》是拉丁美洲地区发行量排行第二的华文报纸,发行涵盖中美洲。该报创刊于1992年,于2022年闭刊,是研究拉美地区华侨华人情况的重要资料。历时五年、几经周转,在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原主任吕伟雄等热心人士的努力下,8033期、8698份《拉美快报》于2024年末得以入藏中图。
致力抢救保护华侨华人文献
以此次《拉美快报》入藏为契机,中图联合中国华侨出版社、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共同成立“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据介绍,该中心将充分发挥“侨”的作用,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华侨华人文献,延续和丰富馆藏;通过征集、整理、数字化、出版、研讨、展览等多种形式,抢救、保护世界华侨华人历史文献,赓续海外华人文脉。
书信、手稿、报刊……这些文献不仅是华侨华人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的缩影。中图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华侨华人文献的关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文献的收藏、研究、开发、宣传、利用和交流建立新的平台。
华侨文献专藏为中图特色
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广东地方文献收藏中心,中图一直致力于华侨华人文献的收藏、整理、服务、宣传和开发利用工作。
作为中图特色专藏,华侨文献专藏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建立。1936年,中图前身之一——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罗香林设立“华侨文献室”;1941年,杜定友馆长在“杜氏分类法”中专门设立华侨类收藏相关文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图增设东南亚华侨史料专藏,侨刊乡讯的收藏也日益丰富。
此次《拉美快报》的入藏,为中图华侨华人文献专藏建设再添浓重一笔。据了解,《拉美快报》是拉丁美洲地区发行量排行第二的华文报纸,发行涵盖中美洲。该报创刊于1992年,于2022年闭刊,是研究拉美地区华侨华人情况的重要资料。历时五年、几经周转,在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原主任吕伟雄等热心人士的努力下,8033期、8698份《拉美快报》于2024年末得以入藏中图。
致力抢救保护华侨华人文献
以此次《拉美快报》入藏为契机,中图联合中国华侨出版社、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共同成立“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据介绍,该中心将充分发挥“侨”的作用,向海内外广泛征集华侨华人文献,延续和丰富馆藏;通过征集、整理、数字化、出版、研讨、展览等多种形式,抢救、保护世界华侨华人历史文献,赓续海外华人文脉。
书信、手稿、报刊……这些文献不仅是华侨华人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的缩影。中图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华侨华人文献的关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华侨华人文献收藏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文献的收藏、研究、开发、宣传、利用和交流建立新的平台。
文献资料来源:2025-04-19   羊城晚报-A2
作者:黄宙辉;荣子菡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