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最怕上学孩子逃学到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现在网吧三次接纳未成年人即摘牌,我们做家长的举双手赞成!”家住越秀区小北路的黄先生说。
据介绍,广州市实施青少年文明上网工程,投资建设了71家绿色网园,出台了《广州市网吧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网吧的违法经营行为,并通过建立“绿色网园”和“农家书屋”等工程,给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预计到10月份,全市将新建成369家“绿色网园”。
铺网:绿色网园遍布全市各区
记者昨日在越秀区盐运社区看到,不仅未成年人可以在“绿色网园”免费上网,辖内的困难群众也可以免费上网。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网园”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对辖内的未成年人、困难群众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从上午9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但需要先凭相关证件办理申请手续,手续通过审批后,即可获得一个上网卡,卡上有编号、姓名等,凭这张卡即可免费上网。而未成年人首次前来上网,必须由家长陪同,办理一张上网卡,卡内存储未成年人的基本资料及家长的联系资料和家庭住址等信息。未成年人上网每天不能超过3小时,若超过3个小时,网络即会自动断网。
越秀区社区“绿色网园”作为全市首个公益性的示范性上网场所,早于2006年7月正式启用。目前,已覆盖全区9条行政街道共11个社区,其中包括北京街、东湖街、大东街等。社区里的未成年人可以享受每周6小时免费上网服务,在其余时间,“绿色网园”则会开展收费低廉的各类电脑培训班,将“绿色网园”的公益性和便利性,惠及社区群众和辖区内的广大青少年。类似这样的社区“绿色网园”服务已遍布全市各区。
目前,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版权)局正对去年底已建成的61家“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示范点进行全面复查。预计到10月份,全市将新建成369家“绿色网园”。全市各区、县级市也将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建设方案,如番禺区从区财政划拨1000多万元建设“农家书屋”、“绿色网园”;从化市筹得100万元,用于偏远贫困山区的“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建设。
严查:青年干部乔装暗访网吧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一进入网吧,老板会主动要求顾客登记身份证,对于无证件的顾客只好说声对不起,“请出门。”
近日,市新广局出新招重拳治理网吧,专门成立三支由文化、公安、城管、工商组成的文化市场专业执法队伍,分片包干、分片管理,确保辖区内网吧管理不留死角,坚持日常管理与突击管理相结合。
“我们派出干部乔装成不同身份去网吧体验,让违规经营者得不偿失。”据悉,市新广局在机关抽调青年干部,到网吧进行暗访,以不同角色深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如有违规经营,严厉查处。重点检查网吧内的五种经营行为,包括是否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是否按规定电脑登记上网人员身份证;是否在规定营业时间外营业;是否在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有效证照。对存在问题的经营业主督促整改,对个别屡教不改、多次违规的企业,实施严厉处罚,责令停业整顿。
现在进入网吧上网,首先要掏出身份证,在合法经营的网吧中已成为惯例。遇到未成年人,坚决不能接纳进入已成为经营原则。在哪里发现问题,就当场处理。据悉,各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区域内的网吧负有日常监督和执法检查的管理责任。街道、社区居委会对本区域内的网吧负有反映情况和日常监督的责任。社区派出所民警对“黑网吧”负有发现和报告的责任,文化执法机构坚决做到对违规网吧发现一家,查处一家。
动向:连续3天巡查网吧百余间
日前,为配合搞好城市环境,连续两晚,市新广局联合市城管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报刊摊亭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有部分报刊摊亭存在乱搭板子、占用盲人通道等现象,执法人员责令其当场整改,并没收了违法占道经营工具。据了解,仅9月9日、10日两天,市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已巡查报刊亭281家、音像店28间、书店59间、网吧88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730张、非法报刊962份、非法图书147本。对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除对经营者作出相应的处罚外,还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其守法经营。
近期,市新广局还组织所有执法人员对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清查,除了有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之外,还重点检查了有证音像店档等合法音像制品经营场所;电脑城、电器城等无证照经营行为较为集中的场所。每天执法检查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特别是傍晚、节假日等经营侵权盗版制品的敏感时间。
巡查期间,执法人员对各经营场所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登记和统计,统计显示黄埔区经营秩序较好,大部分网吧、书店、音像店能做到守法经营。海珠区新港路、昌岗路、江南西、建基路等路段经营秩序很好,而宝岗大道,动物园北门、区庄立交路段等存在报刊亭销售非法彩报等现象。据统计,11日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256家,其中报刊亭144家、音像店17间、书店41间、网吧49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00张、非法报刊147份、非法图书383本。
整治:取缔黑网吧逾20间
创文以来,全市持续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6月份以来,执法总队及市“扫黄打非”综合执法联合行动组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多人次,检查全市有证网吧104间,其中给予行政处罚16家,责令停业整顿4间,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间;同时联合市扫黄打非综合执法联合行动组,取缔黑网吧20多间,收缴电脑主机512台,显示器514台;取缔无证游戏机场所15间,收缴非法游戏机主板44块。
经过强有力的整治,在近期的检查中发现,网吧经营者守法经营的意识明显加强,而青少年近在家门口就可以使用安全健康的“绿色网园”服务。
据介绍,广州市实施青少年文明上网工程,投资建设了71家绿色网园,出台了《广州市网吧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网吧的违法经营行为,并通过建立“绿色网园”和“农家书屋”等工程,给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预计到10月份,全市将新建成369家“绿色网园”。
铺网:绿色网园遍布全市各区
记者昨日在越秀区盐运社区看到,不仅未成年人可以在“绿色网园”免费上网,辖内的困难群众也可以免费上网。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网园”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对辖内的未成年人、困难群众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从上午9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但需要先凭相关证件办理申请手续,手续通过审批后,即可获得一个上网卡,卡上有编号、姓名等,凭这张卡即可免费上网。而未成年人首次前来上网,必须由家长陪同,办理一张上网卡,卡内存储未成年人的基本资料及家长的联系资料和家庭住址等信息。未成年人上网每天不能超过3小时,若超过3个小时,网络即会自动断网。
越秀区社区“绿色网园”作为全市首个公益性的示范性上网场所,早于2006年7月正式启用。目前,已覆盖全区9条行政街道共11个社区,其中包括北京街、东湖街、大东街等。社区里的未成年人可以享受每周6小时免费上网服务,在其余时间,“绿色网园”则会开展收费低廉的各类电脑培训班,将“绿色网园”的公益性和便利性,惠及社区群众和辖区内的广大青少年。类似这样的社区“绿色网园”服务已遍布全市各区。
目前,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版权)局正对去年底已建成的61家“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示范点进行全面复查。预计到10月份,全市将新建成369家“绿色网园”。全市各区、县级市也将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建设方案,如番禺区从区财政划拨1000多万元建设“农家书屋”、“绿色网园”;从化市筹得100万元,用于偏远贫困山区的“农家书屋”、“绿色网园”建设。
严查:青年干部乔装暗访网吧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一进入网吧,老板会主动要求顾客登记身份证,对于无证件的顾客只好说声对不起,“请出门。”
近日,市新广局出新招重拳治理网吧,专门成立三支由文化、公安、城管、工商组成的文化市场专业执法队伍,分片包干、分片管理,确保辖区内网吧管理不留死角,坚持日常管理与突击管理相结合。
“我们派出干部乔装成不同身份去网吧体验,让违规经营者得不偿失。”据悉,市新广局在机关抽调青年干部,到网吧进行暗访,以不同角色深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如有违规经营,严厉查处。重点检查网吧内的五种经营行为,包括是否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是否按规定电脑登记上网人员身份证;是否在规定营业时间外营业;是否在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有效证照。对存在问题的经营业主督促整改,对个别屡教不改、多次违规的企业,实施严厉处罚,责令停业整顿。
现在进入网吧上网,首先要掏出身份证,在合法经营的网吧中已成为惯例。遇到未成年人,坚决不能接纳进入已成为经营原则。在哪里发现问题,就当场处理。据悉,各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区域内的网吧负有日常监督和执法检查的管理责任。街道、社区居委会对本区域内的网吧负有反映情况和日常监督的责任。社区派出所民警对“黑网吧”负有发现和报告的责任,文化执法机构坚决做到对违规网吧发现一家,查处一家。
动向:连续3天巡查网吧百余间
日前,为配合搞好城市环境,连续两晚,市新广局联合市城管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对报刊摊亭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有部分报刊摊亭存在乱搭板子、占用盲人通道等现象,执法人员责令其当场整改,并没收了违法占道经营工具。据了解,仅9月9日、10日两天,市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已巡查报刊亭281家、音像店28间、书店59间、网吧88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730张、非法报刊962份、非法图书147本。对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除对经营者作出相应的处罚外,还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其守法经营。
近期,市新广局还组织所有执法人员对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清查,除了有证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之外,还重点检查了有证音像店档等合法音像制品经营场所;电脑城、电器城等无证照经营行为较为集中的场所。每天执法检查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特别是傍晚、节假日等经营侵权盗版制品的敏感时间。
巡查期间,执法人员对各经营场所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登记和统计,统计显示黄埔区经营秩序较好,大部分网吧、书店、音像店能做到守法经营。海珠区新港路、昌岗路、江南西、建基路等路段经营秩序很好,而宝岗大道,动物园北门、区庄立交路段等存在报刊亭销售非法彩报等现象。据统计,11日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256家,其中报刊亭144家、音像店17间、书店41间、网吧49间,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00张、非法报刊147份、非法图书383本。
整治:取缔黑网吧逾20间
创文以来,全市持续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行动。据统计,6月份以来,执法总队及市“扫黄打非”综合执法联合行动组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多人次,检查全市有证网吧104间,其中给予行政处罚16家,责令停业整顿4间,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间;同时联合市扫黄打非综合执法联合行动组,取缔黑网吧20多间,收缴电脑主机512台,显示器514台;取缔无证游戏机场所15间,收缴非法游戏机主板44块。
经过强有力的整治,在近期的检查中发现,网吧经营者守法经营的意识明显加强,而青少年近在家门口就可以使用安全健康的“绿色网园”服务。
文献资料来源:2008-09-15   广州日报-A3
作者:张顺美、李栋
索取号:G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