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
河南河北,行人异客,鲜活疲惫。江水如人心,还有倒影中变软的楼阁,站在它脚下。

  它的脚下,仿佛自己刚从里面出来,却不了解它内心。

  ——余韧 记131A珠江沿岸游线。


  大江直街北站——

  远离城中村的地方


  2008年11月25日上午11时,大江直街北站,一个拾荒中年妇女与保安发生争吵,在广州,当街争吵是非常少有的景观。冲突的原因是保安要求该妇女搬走一些废品,但问她索要五元钱,她愤怒异常,表示东西不要了,钱没有,随后骑上三轮车艰难离去。

  赤岗塔周边,聚集着部分豪华社区,这里几乎看不到城中村的踪影了,几家建筑工地依然在忙碌,中午时分,冒着太阳在路边行走的大部分都是建筑工人。在这个区域想找一个吃快餐的地方非常困难,我曾经在这里转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任何一家饭馆,走进广州大桥底后,更像迷宫般复杂,不过这里的绿化非常好,而且很少看见人,如果不是高架桥发出的轰隆隆的噪音,真觉得是离开了广州,或者到了一个新开辟的园区。


  滨江东路——

  亭间的戏子


  滨江东路下车,走下台阶,有狭长的沿江广场。上午,这里的江景要好过其他地方,对岸楼宇的玻璃不刺眼,头顶有浓郁的树荫。面朝河北,右手远远的是广州大桥,左边是海印桥,有人垂钓,恋人相拥而坐,还有慵懒的妇人,牵着狗走来走去,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入口处图标显示宠物不得入内,不过那些狗多是很乖的。沿江西行,亭间传来粤剧的道白,寻声而去,一男一女两位票友在正铿锵其中,旁边并无看客,但唱者非常专心,看见拍照也不抵触。待间歇时上前问询,女子说那位先生是个才子,不但会唱戏,还会作诗,再往细问便笑而不答了。这是广州人的特色,不喜欢张扬,即使极有兴趣,也是自娱自乐,没有在众人前抛头露面的习惯。

  周周乐文化广场没有了黑夜的热闹,塑料座椅上偎着一个熟睡的男人,广场前的雕塑是一个母子图,母亲前一个学步的孩子,表情坚毅,没有童趣感,大约是为了象征什么。

  从滨江东站步行到石涌口站是一段阴凉之旅,江边的风会吹得你忘记忧愁,这条路并不拥挤,路边也没有太多的店铺,只有几家特色的小店。


  海珠桥底站——

  江景的价格


  海珠桥底站下车后,迅速跑到马路对面,那幢雄伟的建筑是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侧门的两旁还留有昔日的标语“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话”,字已在岁月洗礼下熬的班驳了。走过旧址,忽见一老墙上镶着墩和里的门牌,小弄只有两家,不到三十米长,就又到了马路,若是有人要到这个地方,恐怕出租车司机会带他到客村那边的墩和。海珠桥下只有一处涂鸦,是一只大象,让我想起了蜡笔小新粗粗的声音。朝里走就又进了城中村,这里有一个二手电子商场,楼上零散着一些出售黑胶唱片和二手CD的商铺,暂时还没有太多的人,有很多还在装修。这里城中村的楼房有些奇特,许多是后来续接的,所以同一座楼一部分是新的,另一部分已经非常老旧。

  在小胡同里绕来绕去,回到江边的海幢码头站,视野突然开阔起来,对面几座欧式建筑风采依旧,在绿色的江水旁,现代建筑反而显得单调了。经常有人说,到江边走走,这里就是最好的散步之处,但现在坐在江边者大多是打瞌睡的异乡人。此处有一家著名的猪骨汤店,呃饮呃食,据说非常有名,不过啃骨头是我最不喜欢的吃法,感觉非常麻烦,饭后还要仔细洗手,但入夜后,坐在平台上,眼前波光粼粼,对岸灯火流荧,心情自然会舒畅很多。

  此时过河步行最佳,因为桥的坡度不大,过桥而去就可以去酒吧或者咖啡馆里消费,只是价格了得,一样的东西比深巷中的要贵很多。

  我一直在想,“江景”究竟是什么?我们要为吃饭或者喝咖啡时看到它付钱,按照这种逻辑,如果我每天自带便当和三合一速溶咖啡坐到江边品尝,岂不是会占到很多便宜。

  其实珠江是值得我们特意去观赏它的,在每一个夜晚,在每一个白天,夜晚有游船,白天有阳光的变幻。


  爱群大厦站——

  昔日广州中心地带


  过了人民桥,车辆突然拥挤起来,仿佛是两个城市,站在人民南路尽头,感觉是焦虑,人太多了,拉货者、负重者、奔跑者,汽车间歇性的挤成一团,据说早晨这里就会出现水泄不通的情况。只是那些建筑是屹然不动的,粤海关,广州爱群大厦,邮政博览馆、南方大厦、塔影楼……

  塔影楼是孙中山的旧友陈少白的故居,这是它幸存的原因吗?其实未必,更重要的是它自身价值,在第四层楼顶还有一座小阁楼,风格中西结合,即使放到现在,也可以视为精巧的艺术品。由于年月久远,又受到珠江潮水涨退的影响,这栋楼曾向西北方大幅度倾斜30厘米,被称为“广州的比萨斜塔”,2004年用50多个千斤顶重新平衡大楼,它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修缮。

  南方大厦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百货商店,这个介绍已经很多,不再赘述。爱群大厦1934年动工兴建,1937年夏竣工,建筑风格独特,外形仿美国摩天大楼,在30年代为广州建筑物之冠,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旧时代的“爱群”是显露权力和身份的场所,平民百姓是难以涉足的,就连其门前骑楼下的长廊,一般人都不能随意踏入。1966年3月,爱群大厦也易名为“人民大厦”。

  1985年3月,“人民大厦”复名为“爱群大厦”,后又复名为爱群大酒店。

  粤海关大楼坐落于沿江西路29号。是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型。该楼威严雄壮,雄踞于珠江之滨。粤海关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海关,该楼由英国建筑师卫·迪克重新设计,1916年落成。大楼坐北向南,四层,连钟楼总高31.85米,建筑面积4421平方米,首层为基座形式,用条石砌筑,使上层光滑的圆柱和饰以花饼的栏杆形成对比。正面和东侧柱廊全部双柱,仿罗马爱奥尼式巨柱通贯二三层,四层为罗马塔司干柱式。粤海关顶部的大钟在江对岸就可以看到,时间是准确的。

  邮政博览馆大楼建成于1916年,曾先后作为广东邮务管理局、邮电部广州邮局和广州市邮政局办公楼,2002年8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到江边,船已靠岸,价格低至一元,但坐客依然不多,难道人们已经失去了乘船的传统,抑或珠江边的美景在岸上便可一览无遗。那码头没有了护栏,坐在江边石墩上,看绿水与穿行的船舶。


  二沙东——

所有人的天堂


  二沙岛是珠江中一个沙洲,珠江环岛而过,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还有一些豪宅,这些大家熟知的不必再提。

  二沙岛建设的聪明之处在于没有太多的雕塑,不设商业区,也没有太多的星级酒店,所以二沙岛人少。而你前面就有那么大一片树林,就有那么大一片草坪,所以这里是广州最安静的公共场所,如果你是一个吸烟者,你会不好意思把烟蒂随地乱丢,即使旁边没有一个人。

  音乐厅主体东侧是文化广场,由冼星海青铜雕像、音乐喷泉、水上音乐舞台等组成,是举行群众性广场音乐会和市民休息漫步的好去处。文化广场的江边,总有一个抱着吉他的歌手卖艺,与星海音乐的高雅艺术互不干扰。二沙岛被一些酸葡萄心理的人描述为富人区,其实不然,在这里下车,爱呆多久就多久,连个保安都看不见。不过岛上夜间有风,温度和湿度都比其他地方低一些。

  某个深夜我曾在二沙岛迷路,公共汽车停开,几乎看不到出租车,这时遇到一位美女警卫,她为我指路,不过还是告诫我不要到黑的地方去。在二沙岛中央地带看广州电视塔会产生一种错觉,感觉它就在路的尽头,才感觉到它的高耸,竟然是能看到的岛外唯一建筑。

文献资料来源:2008-11-27   信息时报-A32

作者:卢小狼

索取号:G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