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警务室以民警名字命名 民警坦言,经营警务室就像经营品牌一样,多了压力和责任感
本报讯 记者郭尧、通讯员黄岳林摄影报道:越秀区有十个社区警务室以民警的名字命名,改名后的警务室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昨天,记者来到了华侨新村的“贺毅警务室”,民警贺毅坦言,工作没变,带来的是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感。

  建“天网”护小区

  “改名后第一个感到不同的地方,就是让人感觉更亲切了!”贺毅说,以前社区里的居民都会觉到警务室是比较严肃的地方,也不知道要找谁,现在都知道可以找“贺毅”了。其实,由于出色的工作,贺毅的名字早就在社区里传开。

  “他的工作做得很好,我们都很支持他!”警务室改名当天,好几个老居民前来捧场,还一一跟贺毅相影留念。贺毅自己说,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还是治安防范,但要打好群众基础,还是要靠服务群众。

  怎么服务?贺毅从2004年开始,在社区里靠群众筹资建立起“两级”自动报警系统,即一级在居民家里安装联网的报警器,另一级在警务室。只要家里一有小偷进屋,触发的红外线感应器就会自动报警,警务室里的视频监控上就会自动显示报警地点。

  “两级”自动报警系统建立起来后,社区里两百多户居民安装了报警器,以前频频有小偷光临的小区治安马上好了起来。在居民支持的基础上,贺毅今年又集资了30万元在社区主要出入口和重点部位安装了闭路电视,完善了报警系统,再与社区里的机关团体单位的视频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社区的“天网”系统。今年2月至今,华侨新村的入屋盗窃、机动车被盗案均实现零发案。

  品牌警室成绩不俗

  除了贺毅,另外9个以民警的名字命名的警务室,成绩都不俗。像六榕派出所盘福社区警务女子中队的一员潘红斌,通过细心做好治安防范工作,编织严密的人防、物防、技防网络,推行围院式物业管理,使社区刑事案件得到大幅下降;还有广卫所雅荷塘社区的民警徐学荣,自从在福恩里小区试行群防群治基本物业管理,到2005年4月实现全社区覆盖以来,社区三类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社区入屋破案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改名后责任感更重了,现在有些居民连归居委会管的事情,都来找我们。”贺毅说,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也只好耐心跟他们解释。他表示,他有两重身份,一个是警察,另一个也是社区工作者。如今警务室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会更加珍惜,要像经营品牌一样。

  据了解,除贺毅外,该批有幸以自己名字命名警务室的民警还有广卫街雅荷塘社区民警徐学荣、六榕街盘福社区女民警潘红斌、白云街东湖新村社区民警马国华、流花街流花桥社区女民警曹亚男、矿泉街北站社区民警刘伟权等9人。越秀区警方有关负责人称,该项举措将在越秀全区逐步开展,年底前将再对一批警务室更名。

文献资料来源:2008-09-09   羊城晚报-A10

作者:郭尧 黄岳林

索取号:D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