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参事递交建议: 南越王博物馆赶紧加“墓”复原名
本报讯 (记者杨仕彬)省政府参事、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正式向省政府递交了一份建议书,郑重建议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恢复原馆名“南越王墓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位香港实业家向该馆捐赠一批珍贵文物时表示,该博物馆人气不旺跟馆名里有个“墓”字有关,建议去掉“墓”字。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南越王墓博物馆”改名为“南越王博物馆”。去掉“墓”字后,这个广州市解放北路的“南越王博物馆”,与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常常被市民和游人混淆。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在今年年初一次文物普查会议上也曾自爆“连我也搞不清楚”。

  陈少湘在建议书中指出,其原名“南越王墓博物馆”及其定性、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等,完全符合遗址出土的实物实际。改名后使原定位准确的馆名变得模糊起来,舍弃了其原先最鲜明突出的遗址性质和第一实证性的专题类型优势,而变成一般以人物为主的历史类性质。况且南越王有五主,连第一主武王赵佗的出土文物材料都未找到,其余三主材料更是没有,怎能把该馆馆名变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呢?

  陈少湘建议,撤销“南越王博物馆”馆名,恢复使用原“南越王墓博物馆”馆名,应该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到来之前就改过来。

  不少市民也有类似的看法。在司法界工作的刘先生称,“南越王墓是与三星堆、马王堆鼎立齐名的墓文化考古大发现,是岭南文明根源所在,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改为‘南越王博物馆’将失去这个效应,这个城市的一块金字文化招牌就淹没了。”对于馆名里有个“墓”字不吉利的看法,文化界人士何小姐提出反对:“这是短视的表现。”

文献资料来源:2008-09-11   南方都市报-A13

作者:杨仕彬

索取号:K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