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伟芳
1977年,17岁的赖伟芳高中毕业,进入广州袜子厂做了一名织袜女工。1984年,她嫁给了一名金属公司的职工,并于1985年生下女儿。1995年,赖伟芳成为一名下岗工人。1996年,赖伟芳成为东风街第七居委的专职社工。1997年,赖伟芳成为第十四社区的居委会主任。1999年,赖伟芳成为新桥街社区的居委会主任。2000年,又做了较大的社区迎寿里居委会的主任。2003年,44岁的赖伟芳通过了成人高考,并于2006年拿到了大专文凭。
2008年10月13日清晨,暑气渐退的广州飘起了细雨。
上午9时,越秀区东风街彭家山居委会开始热闹起来,前来办事的居民络绎不绝,
“我想在附近开个档口,请问要到哪里办证?”
“我的户口在东风街,前几年嫁到了番禺区,现在想回来开个证明”……
居委会主任赖伟芳忙个不停地接待居民,49岁的她做居委主任已经11年了。曾是下岗工人的她,5年前以44岁“高龄”通过了成人高考,并于两年前获得大专文凭。
一朝下岗
努力揾工不气馁
赖伟芳曾是一名下岗女工。
1995年,当听到工厂破产的那一刻,赖伟芳傻眼了。
从1977年她17岁开始,赖伟芳在广州袜子厂干了19年。原以为一辈子可以安安稳稳地织袜子,没想到一下子就没了生活来源。女儿还在上小学,丈夫的收入也不高,她的下岗对于这个三口之家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我当时有些绝望了,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虽然十多年过去了,说起当时的心情,赖伟芳仍然记忆犹新。
再艰难还是要面对,女儿的学费还要交。赖伟芳没伤心太久,就去劳保局就业中心报名,参加了会计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希望能再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她也学着一些同事,去贩点小东西在街头摆卖……
整整一年,赖伟芳和家人的生活都在困境中。但她始终是乐观的,常常去广州图书馆看书学习,有时候还去跳跳舞。
为谋生计
应考社工获成功
1996年,赖伟芳迎来了新的机会。广州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平房改成楼房的同时,老城区的人口大大增加了,以前的社区划分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不少街道开始大规模招聘社工。
有一次,赖伟芳又去跳舞。一起跳舞的一个朋友告诉她,东风街正在招社工。
赖伟芳其实并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但只要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她都要去试一试。就这样,她第二天去报了名;第三天,就参加了考试。现在回想起来,赖伟芳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最后居然考上了。由于赖伟芳本身是个非常热心的人,很快便能与社区的街坊们打成一片,尤其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
1997年,第七社区划分为三个小的社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赖伟芳成为其中一个社区———第十四社区的居委会主任。1999年,东风街将社区重新划分,赖伟芳又成了新设的新桥街社区的居委会主任。2000年,她做了东风街最大的社区之一迎寿里社会居委会的主任。
不惑之年
自考大专拿文凭
2002年,赖伟芳43岁,做居委主任已经6年了。那一年,一条新的规定出台了:广州的社工须具备大专文凭。本来以为已经稳定下来的赖伟芳再一次有了危机感,如果不学习,可能又要面临下岗的危机。于是,她作了一个让身边的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成人高考。此时距她高中毕业,已经25年了。
43岁的人要重新拾起课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到辅导班,老师讲的内容都让她“蒙查查”。她当时的做法是,“能背下来的全背下来”。那些日子,她家的墙上、柜子上到处贴上了小纸条,全是她写的课本上的内容,除了吃饭、工作之外,所有时间都在背书。
那时,赖伟芳的女儿也在准备高考。于是,母女俩一起“开火车”。2003年,经过一年的苦战,44岁的赖伟芳通过了成人高考,进入广东省委党校学习管理。而她的女儿也考上了大专。三年后,她和女儿一起毕业。此时,离她退休还有3年。
时代标签
成人高考
1980年成人高考恢复。初期,因为当时教育资源紧张,报考者要出具单位介绍信才能报名。当时的成人高校以行业类学校为主,招生时也着眼系统内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考生才可自由报考,带有时代标记的单位介绍信退出成考历史。
1977年,17岁的赖伟芳高中毕业,进入广州袜子厂做了一名织袜女工。1984年,她嫁给了一名金属公司的职工,并于1985年生下女儿。1995年,赖伟芳成为一名下岗工人。1996年,赖伟芳成为东风街第七居委的专职社工。1997年,赖伟芳成为第十四社区的居委会主任。1999年,赖伟芳成为新桥街社区的居委会主任。2000年,又做了较大的社区迎寿里居委会的主任。2003年,44岁的赖伟芳通过了成人高考,并于2006年拿到了大专文凭。
2008年10月13日清晨,暑气渐退的广州飘起了细雨。
上午9时,越秀区东风街彭家山居委会开始热闹起来,前来办事的居民络绎不绝,
“我想在附近开个档口,请问要到哪里办证?”
“我的户口在东风街,前几年嫁到了番禺区,现在想回来开个证明”……
居委会主任赖伟芳忙个不停地接待居民,49岁的她做居委主任已经11年了。曾是下岗工人的她,5年前以44岁“高龄”通过了成人高考,并于两年前获得大专文凭。
一朝下岗
努力揾工不气馁
赖伟芳曾是一名下岗女工。
1995年,当听到工厂破产的那一刻,赖伟芳傻眼了。
从1977年她17岁开始,赖伟芳在广州袜子厂干了19年。原以为一辈子可以安安稳稳地织袜子,没想到一下子就没了生活来源。女儿还在上小学,丈夫的收入也不高,她的下岗对于这个三口之家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我当时有些绝望了,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虽然十多年过去了,说起当时的心情,赖伟芳仍然记忆犹新。
再艰难还是要面对,女儿的学费还要交。赖伟芳没伤心太久,就去劳保局就业中心报名,参加了会计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希望能再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她也学着一些同事,去贩点小东西在街头摆卖……
整整一年,赖伟芳和家人的生活都在困境中。但她始终是乐观的,常常去广州图书馆看书学习,有时候还去跳跳舞。
为谋生计
应考社工获成功
1996年,赖伟芳迎来了新的机会。广州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平房改成楼房的同时,老城区的人口大大增加了,以前的社区划分已经适应不了新形势,不少街道开始大规模招聘社工。
有一次,赖伟芳又去跳舞。一起跳舞的一个朋友告诉她,东风街正在招社工。
赖伟芳其实并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但只要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她都要去试一试。就这样,她第二天去报了名;第三天,就参加了考试。现在回想起来,赖伟芳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最后居然考上了。由于赖伟芳本身是个非常热心的人,很快便能与社区的街坊们打成一片,尤其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
1997年,第七社区划分为三个小的社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赖伟芳成为其中一个社区———第十四社区的居委会主任。1999年,东风街将社区重新划分,赖伟芳又成了新设的新桥街社区的居委会主任。2000年,她做了东风街最大的社区之一迎寿里社会居委会的主任。
不惑之年
自考大专拿文凭
2002年,赖伟芳43岁,做居委主任已经6年了。那一年,一条新的规定出台了:广州的社工须具备大专文凭。本来以为已经稳定下来的赖伟芳再一次有了危机感,如果不学习,可能又要面临下岗的危机。于是,她作了一个让身边的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成人高考。此时距她高中毕业,已经25年了。
43岁的人要重新拾起课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到辅导班,老师讲的内容都让她“蒙查查”。她当时的做法是,“能背下来的全背下来”。那些日子,她家的墙上、柜子上到处贴上了小纸条,全是她写的课本上的内容,除了吃饭、工作之外,所有时间都在背书。
那时,赖伟芳的女儿也在准备高考。于是,母女俩一起“开火车”。2003年,经过一年的苦战,44岁的赖伟芳通过了成人高考,进入广东省委党校学习管理。而她的女儿也考上了大专。三年后,她和女儿一起毕业。此时,离她退休还有3年。
时代标签
成人高考
1980年成人高考恢复。初期,因为当时教育资源紧张,报考者要出具单位介绍信才能报名。当时的成人高校以行业类学校为主,招生时也着眼系统内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考生才可自由报考,带有时代标记的单位介绍信退出成考历史。
文献资料来源:2008-12-16   新快报-T12
作者:吴璇、卢冰其
索取号:K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