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厦-爱群
不管现代化的潮流给广州带来多少高楼大厦,位于长堤15层高的“爱群大厦”却始终不会减色,因为它曾是东南亚最高的大厦。
很多人不会想到,爱群大厦其实是香港爱群人寿保险公司开在广州的分行。公司发起人陈卓平先生曾跟孙中山、胡汉民、朱执信等奔走革命,辛亥革命之前在澳门设同盟分会,组织香军。革命成功后曾任职过茂名、高(州)雷(州)等地,讨伐袁世凯结束后,陈卓平“淡志事进”,改行振兴实业,于1928年在香港设立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由于他“只身走南洋及美洲各地”去推销人寿保险,受到爱国侨胞欢迎,开头十个月得保额二百余万元。以后,事业蒸蒸日上,所以陈卓平决定向香港之外拓展,首先便到广州建分公司。
那时的广州经济已相当发达,“焕然充满西方文化之色彩”(爱群开幕宣言),然而“客商之往来如鲫,不有堂皇旅邸”。即使新堤一带,稀稀落落分一些高层,都难以成为“税高人之驾”(同上)
广州市政府在珠江填海,使沿江出现更宽阔的平地。陈卓平等经数月筹划,决定在新堤建造爱群大厦,楼高15层,除二楼开作人寿公司分行之外,其余均成为酒店。消息传开,全市欢呼声不绝于耳,这儿是“马路繁盛之冲,水陆交通之会”,前襟珠海,后枕白云,登高四顾,五羊胜景,历历在衣袂间。但也有反对声。爱群对开的海珠石,已被政府辟为公园,上有程璧光塑像,建爱群就要把海珠石埋掉,不合时宜。但最终,市长刘纪文仍是批准建造方案。
1931年秋,爱群的设计中,全部设计人员由香港委派。设计人员李炳恒和陈荣枝先生,考虑到世界潮流,决定楼型采用美国摩天式,因为它最适宜于高建筑,且富有端庄明净简洁之特性。设计方案十分详尽,不但水泥构体规划详尽,每层的器具都一一顾及,如楼内洁具均用美国最新产品,但喉管采用德国货等等。
1934年春节刚过,来自香港的英国惠保公司开始打桩-桩基88个,钢筋三合土桩404条。那时节多雨,珠江边时时积聚着浓厚的雨云,黑压压一片,不少广州市民都喜欢去围观。
惠保的施工还是先进的,将铜垌用汽锤打下,放钢筯进三合土,随落随打桩,以最后十槌入泥总深度不超过1英寸为限-因为已碰到硬地质了。但位于珠江边的这片泥滩地,由8米至20米以下才会有石层,到打桩时打烂无数的生铁柱。即使钢桩垌亦多次发生崩烂及屈曲。无奈之下,惠保全部改用钢桩咀,才免此苦。此外,入土桩,从入土8米至20米全部复加荷重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每桩负重能力为75吨。
在打桩中最难的还有电梯三米深的土库部分。按设计,爱群有电梯六座,全是奥的斯:包括客梯三座,施工梯一座,食物运送梯两座。因为地通堤畔,距地面二三尺下就是江面的水平,一挖就出水,所以先备有若干抽水机,不分昼夜地吸。由于工程缓慢,整个地盘打桩竟用了十个月。
爱群的钢架结构很庞大,需钢筋935吨,全部向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由于工程进度不一,分五批运进,而最大的是第一批的510吨,供大厦地下二档及全座楼的螺丝锅钉角码等。1934年7月4日,第一船钢铁抵穗,当它驶入珠江的时候,新堤的马路尚未竣工,土质浮松,车辆不能开进去,于是动员人力用三轮、木车运,致使每日能竖钢筋十五六条。由于工人们努力工作,至11月5日,地下字阁、二楼的钢筋全部完成,但是,因为购买的气压锅钉机不合用,故只能用手工锅钉,至后来向美国再补购一台机器方能正常工作。
层层钢架就这样一天天垒高。值得欣慰的是,从第二批至第四批的钢筋及其它工具都如期到达,但第五批即最后一批62吨,因故推迟了三个月,工人停工达四十天。
当钢筋架好之后,倒三合土就顺理成章了。那时珠江边,许多工人在地上拖着钢筋一步一步地走着,足用了十五天,才算运清。8月16日,工人正式开工竖桩。公司从香港派往现场的铁工匠有85名,锅钉工匠60名。由这支大军在工地上组成一支气扎钢架的队伍。虽然他们都非常有经验,但在江滨施工也有其难处,地脚的钢柱笨重,用缆绳拉起,江边却没有凭借,非常缓慢,起初每天只能竖四五条,后来通过合议,将施工队分为两路,各有分工,于是进度加快,用三至四天左右完成一层。到爱群顶端的塔顶,8月7日一天完成。以后的泥水、木工等进场,筑墙、 做抽木门等等,这部分工作反而放慢了。差不多做了一年。到大规模的批荡建筑的外墙时,整个工地热气腾腾,每天125位工人在做批荡,加上四十名杂工,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做成批荡十万多平方英尺,约合9300平方米。
1937年4月左右,整座建筑大体完成,全楼十五层高214英尺,约65米,进入内部装修,电灯、电话、电扇、空调,还增设全广州第一台暖气机。南中国以至东南亚最高的建筑在广州新堤矗立,马路环其前,珠江襟其侧,开了广州建筑之新纪元。至开张那天,当时的大人物纷纷到场祝贺,孙科写了“杰构凌云”几个大字,吴铁城写了“美轮美奂,”余汉谋写了“宏规大启”,李宗仁、宋子良等大人物也纷纷题词,爱群大厦与中山纪念堂及广九车站、海珠桥等等,成了当时名噪一时的南国景观。
为发动广大市民关注爱群,报上刊登征文启事,分甲乙两题:甲、爱群开业后对广州繁荣有何关系;乙、酒店的设备如何现代化。结果,来稿甚广,“鸿篇巨制、琳琅满目”,各评出10名佳作。甲题第一名龙准,全文以清丽的文笔赞广州“士庶丰昌,物华蒨丽”,现加上爱群“招延宾客”,可以知“人文之进化”,但他希望人们多念“农村之苦”“蚕妇之愁”,愿“移显者一箸之肴,俾作饥黎半年之粟”。而乙题第一名的吴月婵,则提出爱群应实现两个现代化一一物质现代化及精神现代化,“精神物质,咸与维新”。

文献资料来源:2004年   摘自《羊城后视镜》

作者:吴绿星,杨柳著

索取号:K296.51/7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