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近代工业教育是在越秀区这块土地上萌生的,其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两广总督岑春煊创办官立两广高等工业学堂。这间学堂原址设于前巡抚衙门(今广州市人民公园)。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以研究学术技艺为宗旨。以制造精良,振兴工艺为成效”。开办之始,先设预科。预科分为高等班(3年毕业)及寻常班(4年毕业)两级,俟预科学生毕业后,才开设本科。本科决定开办机器、应用化学及土木工学3科。
在招生方面,有具体的规定,两广高等工业学堂学生初期名额限定220人,其中广东省150人,广西省50人,外省20人。
为了规范教学,学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结合考试明确了相应的奖叙办法。学堂考试计有临时考试(每月或间月一次)、学期考试(每半年一次)、学年考试(每年一次)及毕业考试(预科毕业考试时呈请提学使司会同学务官、教育会人员暨本堂人员监考,本科毕业考试规定要呈请提学使司转详督抚宪督同谘议局议长暨教育总会会长及副会长等监考)4种。毕业考试先期由学堂将学生履历册、功课分数册、请假旷课册、各科讲义教科书、学生笔记成绩会聚齐全,呈送提学使司,由学宪会同各项人员定期考试。学生毕业考试之后,除由本学堂发给分数等第文凭外,呈由提学使司按照毕业分数等第,咨明学部给予奖励。预科毕业最优等(80分以上)请奖拔贡,优等(70分以上)请奖优贡,中等(60分以上)请奖岁贡,升入本科肄业,均由学部发给执照。下等(不满60分者)请奖优廪生,由广东提学使司照部定执照式样刊印发给。最下等(不满50分)只给以修业文凭,给修业文凭者不得参与升学考试。虽然当时已废除科举考试,但科举制度形成的用人制度还在实行,所以一些新式学校的毕业生也仿照科举的等级授予相应的功名。本科毕业最优等请奖举人,以知州尽先选用;优等请奖举人,以知县尽先选用;中等请奖举人,以州同尽先举用;下等留堂补习一年再行考试,分别按等办理,如第二次仍考下等,只给以修业文凭,最下等亦给修业文凭。
学堂非常重视学生的礼仪规范教育,对学生的管理很严格。有功课考验规则、讲堂规则、操场规则、自学室规则、寝室规则、行礼规则。如皇太后万寿圣节、皇上万寿圣节、至圣先师孔子诞日(到孔庙行礼后,回校加菜庆祝)、春仲、秋仲、上丁释奠、开学、散学、毕业、旧历新年及每月朔日均行礼,学生穿制服戴大帽至万岁牌前或圣人位前行三跪九叩头礼,学生向堂中各员行三揖礼。还有放假规则、各室规则、接待规则(规定无论何项宾客皆不得擅入堂内各地游览,来客仆夫人等不准入二门内等等)、责罚规则及应守杂规等,规定:学生在学堂以专心学业为主,凡不干己事,一概不准预闻;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本学堂事务,妄上条陈不得私充报馆主笔及访事人;不准联盟纠众、立会演说及潜附他人党会;等等。预科学生一律在学堂中寄宿,寝室有东楼、两楼及中楼3座,8人同室,每日吃3餐,午及晚餐有鱼类或肉类,吃饭时排队入食堂(膳堂),8人一桌,按照编定的座位入座就食。依时作息,过严格的集体生活。上课及体操时一定要穿制服及佩戴校章,违者处罚。晚上7时至9时半在自学室集中自学,10时熄灯休息。如不是休假期间,学生如有事外出须先请准假。
在管理模式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两广工业学堂原应设监督(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教务长、庶务长、斋务长等,因先办预科,故暂照中学堂设监督(统辖各员,主持全堂事务)、监学(管理生徒整饬校务,协助监督)、检查员(相当于舍监)、教员、文案员、会计员及庶务员等。教员须编订所教科目的教授纲目,凡各科课程由开学以至毕业,教授起止,先定大纲,其每学期教授纲目,俱由各教员于每学期上课之前编定,呈监督审定施行。还要编印讲义(英文课除外)发给学生,非各科必要之学说以及讲义课本,未经监督认可,不得用来教授学生。清廷自1906年4月起裁撤各省学政,改设提学使司,以提学使管理学务。当时广州设有学务公所,直接管辖各学堂。两广工业学堂的会计员负责收集学生所缴宿费及膳费,收齐后即审缴学务公所,以后按月按人数向学务公所请领应用,至放暑假或年假前核算清楚,如膳费余剩则发还给学生。官费学生的各项费用则由学务公所按月发给使用。
教学内容方面,非常重视外语和自然科学的教学。教学科目有:修身、国文、东文、英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学堂的管制很严,教员中无人讲述新思想,学生们大都有实业救国的思想意识,重视实科,不问政治;学生间无组织,课外无政治活动。有当时的学生回忆,1908年光绪帝及西太后先后去世时,两广工业学堂的学生要朝晚哭灵,灵堂设在大堂中,行三跪九叩大礼,集体参加,如不参加则处罚。国丧期不准娱乐,不准剃头剃须, 如丧考妣。
辛亥革命前夕,时局动荡,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便因官府无暇顾及,同时近代工业还没有形成规范,当时的毕业学员出路也没有解决好,员生星散,无人负责而告停办。到了民国成立后,两广工业学堂的所有设备概归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接收。两广工业学堂存在时间只有数年,不仅为两广地区培养了早期的理工类人才,也开启了广东近代高等工业教育之先河。
在招生方面,有具体的规定,两广高等工业学堂学生初期名额限定220人,其中广东省150人,广西省50人,外省20人。
为了规范教学,学堂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结合考试明确了相应的奖叙办法。学堂考试计有临时考试(每月或间月一次)、学期考试(每半年一次)、学年考试(每年一次)及毕业考试(预科毕业考试时呈请提学使司会同学务官、教育会人员暨本堂人员监考,本科毕业考试规定要呈请提学使司转详督抚宪督同谘议局议长暨教育总会会长及副会长等监考)4种。毕业考试先期由学堂将学生履历册、功课分数册、请假旷课册、各科讲义教科书、学生笔记成绩会聚齐全,呈送提学使司,由学宪会同各项人员定期考试。学生毕业考试之后,除由本学堂发给分数等第文凭外,呈由提学使司按照毕业分数等第,咨明学部给予奖励。预科毕业最优等(80分以上)请奖拔贡,优等(70分以上)请奖优贡,中等(60分以上)请奖岁贡,升入本科肄业,均由学部发给执照。下等(不满60分者)请奖优廪生,由广东提学使司照部定执照式样刊印发给。最下等(不满50分)只给以修业文凭,给修业文凭者不得参与升学考试。虽然当时已废除科举考试,但科举制度形成的用人制度还在实行,所以一些新式学校的毕业生也仿照科举的等级授予相应的功名。本科毕业最优等请奖举人,以知州尽先选用;优等请奖举人,以知县尽先选用;中等请奖举人,以州同尽先举用;下等留堂补习一年再行考试,分别按等办理,如第二次仍考下等,只给以修业文凭,最下等亦给修业文凭。
学堂非常重视学生的礼仪规范教育,对学生的管理很严格。有功课考验规则、讲堂规则、操场规则、自学室规则、寝室规则、行礼规则。如皇太后万寿圣节、皇上万寿圣节、至圣先师孔子诞日(到孔庙行礼后,回校加菜庆祝)、春仲、秋仲、上丁释奠、开学、散学、毕业、旧历新年及每月朔日均行礼,学生穿制服戴大帽至万岁牌前或圣人位前行三跪九叩头礼,学生向堂中各员行三揖礼。还有放假规则、各室规则、接待规则(规定无论何项宾客皆不得擅入堂内各地游览,来客仆夫人等不准入二门内等等)、责罚规则及应守杂规等,规定:学生在学堂以专心学业为主,凡不干己事,一概不准预闻;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本学堂事务,妄上条陈不得私充报馆主笔及访事人;不准联盟纠众、立会演说及潜附他人党会;等等。预科学生一律在学堂中寄宿,寝室有东楼、两楼及中楼3座,8人同室,每日吃3餐,午及晚餐有鱼类或肉类,吃饭时排队入食堂(膳堂),8人一桌,按照编定的座位入座就食。依时作息,过严格的集体生活。上课及体操时一定要穿制服及佩戴校章,违者处罚。晚上7时至9时半在自学室集中自学,10时熄灯休息。如不是休假期间,学生如有事外出须先请准假。
在管理模式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两广工业学堂原应设监督(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教务长、庶务长、斋务长等,因先办预科,故暂照中学堂设监督(统辖各员,主持全堂事务)、监学(管理生徒整饬校务,协助监督)、检查员(相当于舍监)、教员、文案员、会计员及庶务员等。教员须编订所教科目的教授纲目,凡各科课程由开学以至毕业,教授起止,先定大纲,其每学期教授纲目,俱由各教员于每学期上课之前编定,呈监督审定施行。还要编印讲义(英文课除外)发给学生,非各科必要之学说以及讲义课本,未经监督认可,不得用来教授学生。清廷自1906年4月起裁撤各省学政,改设提学使司,以提学使管理学务。当时广州设有学务公所,直接管辖各学堂。两广工业学堂的会计员负责收集学生所缴宿费及膳费,收齐后即审缴学务公所,以后按月按人数向学务公所请领应用,至放暑假或年假前核算清楚,如膳费余剩则发还给学生。官费学生的各项费用则由学务公所按月发给使用。
教学内容方面,非常重视外语和自然科学的教学。教学科目有:修身、国文、东文、英文、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学堂的管制很严,教员中无人讲述新思想,学生们大都有实业救国的思想意识,重视实科,不问政治;学生间无组织,课外无政治活动。有当时的学生回忆,1908年光绪帝及西太后先后去世时,两广工业学堂的学生要朝晚哭灵,灵堂设在大堂中,行三跪九叩大礼,集体参加,如不参加则处罚。国丧期不准娱乐,不准剃头剃须, 如丧考妣。
辛亥革命前夕,时局动荡,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便因官府无暇顾及,同时近代工业还没有形成规范,当时的毕业学员出路也没有解决好,员生星散,无人负责而告停办。到了民国成立后,两广工业学堂的所有设备概归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接收。两广工业学堂存在时间只有数年,不仅为两广地区培养了早期的理工类人才,也开启了广东近代高等工业教育之先河。
文献资料来源:2010年1月   摘自《越秀名校春秋》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编
索取号:G527.651/8/17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