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古井
在越秀山南麓的广东省科学院后院,有一口相传是赵佗所凿的水井,这就是著名的越王井。井北的清泉街亦因此得名。
越王井在历代地方史料中均有记载。唐刘恂《岭表异录》记:“广之井泉率卤硷,惟此井冷而且甘。”可知此井水质甘冽。《广东新语》记载:“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广州诸井此最古。”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刘称其为玉龙泉,并独霸此井。宋代,苏东坡写给广州知州王敏仲的信里说:“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下何由得。”可见那时此井水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并非人人可汲。南宋以后,此井才开放给城中居民汲水。打水的人多了,番禺县令丁伯桂就加造了九孔石井盖,可以从各孔汲水,水罐不相抵触,故此井亦称九眼井。清初,平南王尚可喜一度霸占此井,筑了围墙,派藩卒看守,并在井前贴了禁示,私汲者笞四十。明清以来,九眼井己有“圣水”之名。中元节时,市民到三元宫参拜完毕后,便取井水回家煮茶煲粥,祈求小儿快高长大,大人健康平安。这在当时成为一种风俗。至20世纪60年代后,当地居民用上自来水,便不再有人到九眼井汲水了。九眼井成为古迹,但长期没有得到修缮,20世纪90年代中竟受到损坏。后经媒体披露,有关部门干涉,最终恢复了九孔石井盖原貌,并修建了井亭。
水井本身经历过数次改凿和修整。唐代,井壁还是用砖砌成的,宋代后才改成石壁(至今仍可见石砌的井壁),并加上九孔石为盖。越王井及其周围的环境于1998年重修,围墙建成通栏式,还建有井亭护卫,井亭三面开放,朝应元路一面的墙壁上,嵌“粤王井”白石匾。景区内绿草如茵,沿着鹅卵石小道可走至古井所在,井上的花岗岩九孔石井盖是新凿制的。井亭四柱托起飞檐斗拱,绿色琉璃瓦亭顶,顶端立有一长颈铜雀,构思源于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屏风饰物铜朱雀。古井周围的墙、亭基及柱均用红色砂岩岩石装饰,与附近的南越王博物馆保持一致。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8月   摘自《越秀山》

作者:曾新

索取号:K928.3/31

本馆校对:曹丽娜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