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
在鼎鼎大名的古城中游走,古老的城墙,是我们追溯往事的线索之一。
南京的明城墙,是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北京的明城墙,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皇城根儿下回荡着的纯正的京腔京韵。从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绵延1.5公里,已经成为北京古城的标志。西安的明西安城墙,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修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历时八年,奠定了当时西安城墙的基本形制和规模。
绝少人知道,在广州也有这么一段古老的明城墙。
它隐身在越秀公园的深处,在高耸的镇海楼下静静驻守。古老的榕树,在它斑驳的身躯上盘根错节。茂密的树阴,为它遮住了这个夏天最后的几缕艳阳,墙根下是悠然而过散步的市民,还有人在踢毽子、下棋、跳舞……
长约200米的它,只是现存广州明城墙的一段。如果从天空俯瞰,你会发现,东起小北(今小北花园)、西迄大北(过去大北门,今日盘福路)、横贯越秀山,这逶迤的古城墙总长有一千多米。只不过,它在茂密的丛林深处断断续续,很难把人的视线串起来罢了。
所以,它虽然一直驻守在这个城市的腹地,却鲜为人知。在很多人的眼里,广州市是一座没有古城墙的城市。
它离我们太久远了,以至于古稀之年的老人,都无缘一睹它的全貌。
今天,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鳞次栉比。旧的去了,新的来了,新的又会旧,旧了再建新,一座城市,便这样不断地前行着。
历史是无情的,该走的总会走掉。许多年后,当身居广州的人们已经远离了城墙,某些人或许又会想念它。曾经的守护者逝去了,许多年后,或许又会在城市的心底泛起微微的涟漪。
叩响那斑驳的青砖大石,你是否聆听到了历史远去的足音?
渐渐长大的城墙
明城墙规模前所未有
回顾广州建城史,在两千多年前,在郡尉任嚣开始在番山上修建任嚣城,赵佗长途跋涉来此驻足,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南越国的时候,广州已有建筑城池的历史了。不过,多年的考古成果却从未发现这个时期广州有城墙的遗迹。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刚刚诞生的广州城,很有可能是以护城河来作为自己最初的城墙的。
广州一天天在长大,到了宋代,广州开始有规模颇大的城墙。考古挖掘表明,广州宋代有三城,即子称、东城和西城。今天的越华路沿线,就是当年东城和子城的北墙。而越秀北路东濠涌位置,则是宋代东城城墙的所在地。
对于城墙的修筑,明朝是个重要的年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祖缘认为,这个时期的广州城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东至大东门(今越秀路),西至西濠(今人民路),北包越秀山,南至“海边”(今一德路至新河浦涌),并扩大了西关十八甫商业区。
洪武元年(1368年),当朱元璋刚刚派兵进入广东时,广州仍是宋代沿用下来的西城、东城和子城格局,因为三城没有连为一体,交通大受限制,“旧城低溢”,很有必要进行改造。明军进入广州之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就“治城浚隍”,将广州城修葺一番。
洪武二年,广东置行省。首任广东行省参知政事周祯在“百务草创”中很注重城建工作,把“开设城池,或招复流民,或抚绥新集”作为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并以此“核其功能”。而城市的修葺、改造、扩建多由都指挥使和卫所官员负责。如潮州府城于洪武三年(1370年),由指挥俞良辅在原来东城的基础上,开拓西南面,用石垒砌成墙,成为完成的石城,“高厚坚致”。又如南雄府城,洪武初,镇守指挥王玙将:“岁久而圯”的府城进行重修。再如韵州府城、廉州府城亦于洪武三年重修增筑。广州既是府城更是省会所在地,自然特别引起官员们的重视。
广州城第一次较重要的工程发生在洪武三年,广州遗留下来的三城格局,终于连为一城。由于原三城的“濠池可以填淤部分,有利沟通。而四周濠池又可连成一起”。
洪武十一年至十三年(1378年~1380年),广州又进行一次大的扩建,“拓北城八百余丈”,把越秀山包括在城内,并在越秀山建五层楼(亦称镇海楼),“为会城壮观”。
经过洪武年间的改造扩建,广州“城周三千七百九十六丈,计一十五万一百九十二步,高二丈八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为门七;曰正北,稍东曰小北,曰正东,曰正西,曰正南,稍东曰定海,西曰归德。城门楼七,敌楼七,警铺九十七,雉堞一万七百。城东西之外,因旧浚池,周二千三百五十六丈五尺。”
长堤西关东山皆城外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广东饶平县拓林寨水兵因缺饷发生兵变。水兵谭允传等率兵扬帆直抵广州城外,初以求粮为名,继而大肆掠夺。广州城门紧闭,一些人战死城外。两广提督吴桂芳平定兵变之后,吸取柘林兵变的教训,深恐“山寇”和“海盗”进攻广州而城外没有城墙保障,无险可恃,从而认为“外城不可不筑”。于是嘉靖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565年~1566年),又增筑自“西南角楼以及五羊驿,环绕至东南角楼”的城墙,把“商贾云集”的濠畔街等地包括在内,称为外城或新城,而原来的广州城称为内城或旧城。
当时的广州外城有八座城门,东曰永安,西曰太平,南曰永清,东南曰小南,西南曰五仙(明成五羊,清改为五仙)、曰靖海、曰油栏、曰竹楼。外城长一千一百二十四丈(一说一千二百有二丈),周三千七百八十六丈,高二丈八尺。
在增筑外城之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内城又复于正南迤东辟一门,曰文明。从此,广州内城亦为八门。
经过这一番旧城与新城的改造、扩建,广州城在这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后倚越秀、南临珠江,并有江边大道。这样的格局一直传承下来。清代广州的城墙,在这一基础上于新城两侧各增筑了各近70米的东西鸡翼城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扩展。
明清两代,老城的范围大概东到大东门(今越秀路),西到(西濠涌)人民路,北依越秀山,南到“海边”(今大德路和文明路),而新城的南界在今一德路和万福路。
至于长堤、西关、东山等现在的繁华之地,却被挡在了厚厚的城墙之外。
古代城墙今何在
城墙:广州明城墙的位置,简单说来就是北至越秀山,西至人民路,东到越秀路,南达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一线。
按照这样的路线,我们开始寻找那些已经消失不见了的城墙。
人民路上很难找到当年城墙的影子了。转到大德路上,也没见城墙,走过大南路、文明路,从省博物馆往北拐,就来到了越秀中路上。路的东侧紧邻着东濠涌,越秀中路应该就是在原有城墙墙基上修筑的,路面到涌边有一个明显的下坡,一些略显破旧的民房就密密麻麻地挤在下坡上。
城门:广州曾经有18座城门,它们分别是旧城八门,分别是正北、小北、正东(大东)、正西、正南(大南)、定海、文明、归德;外城五门分别是太平、五仙(明代名五羊)、靖海、油栏、竹栏;新城三门分别是永安(小东)、永靖(东便)、小南。另水门二座是东濠口的东水关和西濠口的西水关。
时至今日,这些城门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一些马路的路名,窥到当年城门留下的痕迹。比如靖海路原有靖海门,大南路原有大南门,文明路原有文明门。登峰路本名小北路就因原有小北门,人民南路本名太平南路就因原有太平门。北京路本名永汉路,是因原有永汉门,而永汉门本名永清门,因辛亥革命后把“清”字改为“汉”字,到辛亥革命元老胡汉民去世,把它改为汉民路以作纪念。
在鼎鼎大名的古城中游走,古老的城墙,是我们追溯往事的线索之一。
南京的明城墙,是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北京的明城墙,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皇城根儿下回荡着的纯正的京腔京韵。从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绵延1.5公里,已经成为北京古城的标志。西安的明西安城墙,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修城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完工,历时八年,奠定了当时西安城墙的基本形制和规模。
绝少人知道,在广州也有这么一段古老的明城墙。
它隐身在越秀公园的深处,在高耸的镇海楼下静静驻守。古老的榕树,在它斑驳的身躯上盘根错节。茂密的树阴,为它遮住了这个夏天最后的几缕艳阳,墙根下是悠然而过散步的市民,还有人在踢毽子、下棋、跳舞……
长约200米的它,只是现存广州明城墙的一段。如果从天空俯瞰,你会发现,东起小北(今小北花园)、西迄大北(过去大北门,今日盘福路)、横贯越秀山,这逶迤的古城墙总长有一千多米。只不过,它在茂密的丛林深处断断续续,很难把人的视线串起来罢了。
所以,它虽然一直驻守在这个城市的腹地,却鲜为人知。在很多人的眼里,广州市是一座没有古城墙的城市。
它离我们太久远了,以至于古稀之年的老人,都无缘一睹它的全貌。
今天,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鳞次栉比。旧的去了,新的来了,新的又会旧,旧了再建新,一座城市,便这样不断地前行着。
历史是无情的,该走的总会走掉。许多年后,当身居广州的人们已经远离了城墙,某些人或许又会想念它。曾经的守护者逝去了,许多年后,或许又会在城市的心底泛起微微的涟漪。
叩响那斑驳的青砖大石,你是否聆听到了历史远去的足音?
渐渐长大的城墙
明城墙规模前所未有
回顾广州建城史,在两千多年前,在郡尉任嚣开始在番山上修建任嚣城,赵佗长途跋涉来此驻足,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南越国的时候,广州已有建筑城池的历史了。不过,多年的考古成果却从未发现这个时期广州有城墙的遗迹。这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刚刚诞生的广州城,很有可能是以护城河来作为自己最初的城墙的。
广州一天天在长大,到了宋代,广州开始有规模颇大的城墙。考古挖掘表明,广州宋代有三城,即子称、东城和西城。今天的越华路沿线,就是当年东城和子城的北墙。而越秀北路东濠涌位置,则是宋代东城城墙的所在地。
对于城墙的修筑,明朝是个重要的年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祖缘认为,这个时期的广州城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东至大东门(今越秀路),西至西濠(今人民路),北包越秀山,南至“海边”(今一德路至新河浦涌),并扩大了西关十八甫商业区。
洪武元年(1368年),当朱元璋刚刚派兵进入广东时,广州仍是宋代沿用下来的西城、东城和子城格局,因为三城没有连为一体,交通大受限制,“旧城低溢”,很有必要进行改造。明军进入广州之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就“治城浚隍”,将广州城修葺一番。
洪武二年,广东置行省。首任广东行省参知政事周祯在“百务草创”中很注重城建工作,把“开设城池,或招复流民,或抚绥新集”作为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并以此“核其功能”。而城市的修葺、改造、扩建多由都指挥使和卫所官员负责。如潮州府城于洪武三年(1370年),由指挥俞良辅在原来东城的基础上,开拓西南面,用石垒砌成墙,成为完成的石城,“高厚坚致”。又如南雄府城,洪武初,镇守指挥王玙将:“岁久而圯”的府城进行重修。再如韵州府城、廉州府城亦于洪武三年重修增筑。广州既是府城更是省会所在地,自然特别引起官员们的重视。
广州城第一次较重要的工程发生在洪武三年,广州遗留下来的三城格局,终于连为一城。由于原三城的“濠池可以填淤部分,有利沟通。而四周濠池又可连成一起”。
洪武十一年至十三年(1378年~1380年),广州又进行一次大的扩建,“拓北城八百余丈”,把越秀山包括在城内,并在越秀山建五层楼(亦称镇海楼),“为会城壮观”。
经过洪武年间的改造扩建,广州“城周三千七百九十六丈,计一十五万一百九十二步,高二丈八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为门七;曰正北,稍东曰小北,曰正东,曰正西,曰正南,稍东曰定海,西曰归德。城门楼七,敌楼七,警铺九十七,雉堞一万七百。城东西之外,因旧浚池,周二千三百五十六丈五尺。”
长堤西关东山皆城外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广东饶平县拓林寨水兵因缺饷发生兵变。水兵谭允传等率兵扬帆直抵广州城外,初以求粮为名,继而大肆掠夺。广州城门紧闭,一些人战死城外。两广提督吴桂芳平定兵变之后,吸取柘林兵变的教训,深恐“山寇”和“海盗”进攻广州而城外没有城墙保障,无险可恃,从而认为“外城不可不筑”。于是嘉靖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565年~1566年),又增筑自“西南角楼以及五羊驿,环绕至东南角楼”的城墙,把“商贾云集”的濠畔街等地包括在内,称为外城或新城,而原来的广州城称为内城或旧城。
当时的广州外城有八座城门,东曰永安,西曰太平,南曰永清,东南曰小南,西南曰五仙(明成五羊,清改为五仙)、曰靖海、曰油栏、曰竹楼。外城长一千一百二十四丈(一说一千二百有二丈),周三千七百八十六丈,高二丈八尺。
在增筑外城之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内城又复于正南迤东辟一门,曰文明。从此,广州内城亦为八门。
经过这一番旧城与新城的改造、扩建,广州城在这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后倚越秀、南临珠江,并有江边大道。这样的格局一直传承下来。清代广州的城墙,在这一基础上于新城两侧各增筑了各近70米的东西鸡翼城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扩展。
明清两代,老城的范围大概东到大东门(今越秀路),西到(西濠涌)人民路,北依越秀山,南到“海边”(今大德路和文明路),而新城的南界在今一德路和万福路。
至于长堤、西关、东山等现在的繁华之地,却被挡在了厚厚的城墙之外。
古代城墙今何在
城墙:广州明城墙的位置,简单说来就是北至越秀山,西至人民路,东到越秀路,南达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一线。
按照这样的路线,我们开始寻找那些已经消失不见了的城墙。
人民路上很难找到当年城墙的影子了。转到大德路上,也没见城墙,走过大南路、文明路,从省博物馆往北拐,就来到了越秀中路上。路的东侧紧邻着东濠涌,越秀中路应该就是在原有城墙墙基上修筑的,路面到涌边有一个明显的下坡,一些略显破旧的民房就密密麻麻地挤在下坡上。
城门:广州曾经有18座城门,它们分别是旧城八门,分别是正北、小北、正东(大东)、正西、正南(大南)、定海、文明、归德;外城五门分别是太平、五仙(明代名五羊)、靖海、油栏、竹栏;新城三门分别是永安(小东)、永靖(东便)、小南。另水门二座是东濠口的东水关和西濠口的西水关。
时至今日,这些城门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一些马路的路名,窥到当年城门留下的痕迹。比如靖海路原有靖海门,大南路原有大南门,文明路原有文明门。登峰路本名小北路就因原有小北门,人民南路本名太平南路就因原有太平门。北京路本名永汉路,是因原有永汉门,而永汉门本名永清门,因辛亥革命后把“清”字改为“汉”字,到辛亥革命元老胡汉民去世,把它改为汉民路以作纪念。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   摘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作者:赖南池,刘梅主编
索取号:K928.706.5/11
本馆校对:戴燕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