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媒体通报了中山四路与德政中路东南角地块的考古勘探发掘状况,根据挖掘现场判断,此处可能是南汉时期的宫殿或者寺庙遗址。讲古佬不禁好奇,这里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翻阅相关的史料,竟然有了惊奇的发现。
南汉的刘氏政权,是出了名喜欢大兴土木的王族。不论宫殿也好,寺庙也好,都盖得特别地多。刘氏穷奢极欲,坐稳了江山之后,就不停地修建王苑。其中,在如今省财厅前的南越王宫署博物馆,就是南汉朝的内宫,这是刘王和他的家人常住的地方,内宫之内宫殿达十多处之多。除此之外,刘王还拥有城中的南宫,即如今西湖路药洲一带,即位于城北之外的甘泉苑,位于城池西郊的芳华苑、华林苑、西园、显德苑。其中西郊的这些别苑,大都集中在如今荔枝湾涌、泮塘一带。
不仅如此,在城池南门以外,还有他们家的别苑。其中一处叫望春园的,就是从前海珠岛上海珠公园的前身。更吓人的是,在如今珠江南岸、大学城甚至黄埔区,刘王都命人建了苑囿。这么多个家,每家都那么大,逛完都不知要多久。而这些只是在广州地面,在现在广东的其他地方,还有他的行宫。
刘王时代兴建的寺庙也是出奇地多。当时王朝的都城广州叫兴王府,朝廷就在城池四面一共建了二十八座寺庙。原因是刘家都很信佛,就特意弄出了二十八座寺庙,以应上天的二十八星宿,用来包围着自己,自己就是位处上天的中央。有趣的是,现在的六榕寺,那时叫长寿寺,就是王族中的女性出家为尼的地方。由于南汉对佛教的推崇,云门宗也因时适势地在岭南兴起。不过很可惜,这二十八座寺庙的位置大多没有记载,随着后来这些寺庙的荒废、消失,后人就难以知道它们曾经的踪影,有的甚至连名字都考证不出。
看回这次的考古发现,宫与庙之间,哪个更有可能呢?从目前人们掌握的南汉皇宫和别苑的分布资料推断,这处遗址是宫殿的可能性并不大,反而是寺庙更有可能。那会是哪一座庙呢?或许就是这二十八座庙其中之一。二十八座庙中,分了东七寺、西七寺、南七寺、北七寺四个片区。结合如今遗址所在的位置分析,它最有可能是东七寺其中之一。
东七寺分别是慈度寺、觉华寺、梵王寺、普慈寺、化乐寺、兴圣寺、觉圣寺。在这七间庙中,慈度寺很有可能是我们常提到的海珠岛上的海珠寺,是的话就可以先排除。但到底是否同一间,还是南汉另有一间慈度寺就不得而知了。而觉华、梵王、兴圣就只知道它们建于南汉,后来荒废,废在何时就没有相关记录了。另外普慈、化乐二寺就有文字记载它们毁于南宋,也就是北宋时寺庙还存在。最后就是觉圣寺,有的本写的是觉性寺,它的位置在广州城东十里,看来距离东城门还是有点远的,不像是现在遗址发现的位置,可以先行排除。那么,现在最有可能的就剩下五间,至于是其中哪一间,有待考古学家的考证吧。
文献来源:2015-11-18   南方都市报-AII03
作者:颜志图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