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唱粤有爱 何苦煲冬瓜

    CITY
    私人城市 

    煲冬瓜 

    煲冬瓜,是“普通话”用广州话的转读,早期广东人不懂北方人的普通话,便说他们在煲冬瓜。 

    我们相信语言的诞生是基于沟通的需要,作为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中国早在秦始皇时代便以“书同文”的法令实现了书面文字的统一,但与其并行不悖的是千差万别的方言,绝大多数方言都是无法被书写的,却能在2000余年间以口口相传的形式顽强生存下来,可谓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粤语因其影响区域之大,传播方式之丰富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一种代表,维系的是一种地域特色与认同感,政协委员因建议“广州电视台改用普通话”而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老街坊集聚的人民公园,一帮年轻人选择用唱粤语歌撑自己的母语,明示一种态度。 

    “我地呢班打工仔,通街走直头系坏肠胃……”经典的《半斤八两》,齐整歌声穿透了人民公园遮天蔽日的绿榕树荫。昨日下午5点,上百名80后网友因为一个名为“我为粤语歌曲狂”的网络召集而“偶遇”,他们说:“我们偶遇,因为粤语。我们本已相遇,因为广州。” 

    人字拖、T恤、牛仔裤、黑框眼镜、山地车……羊城夏日烈日之下,这些年轻的80后色块组合在一起,在太极和扇子舞映衬之下,更为鲜亮抢眼。尽管从未谋面,短暂的5分钟排练,他们似乎已经唤醒了原有的默契。“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时针指向5点整,一阵嘹亮的粤语齐唱响彻云霄,《海阔天空》、《半斤八两》甚至还有儿歌《IQ博士》。只有3首歌,这场百人快闪“粤语合唱会”却引人注目。周围,毽子纷纷停止了跳跃,好奇的阿姨阿伯们带着笑意围观齐唱。50岁的退休老师刘叔叔开怀放歌,“广州是包容的,但是不等于粤语不要好好保存。” 

    “为了我们心爱的粤语而歌唱,我们义不容辞。”7月10日,“广州旧城关注小组”网友萤火虫在豆瓣网上发出快闪召集,短短24小时内引来139人拍板参加。网友们说,撑粤语,广州人要“做翻D嘢。”(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文献来源:2010-07-12   南方都市报-AII16

作者:谭伟山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