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南方剧院改造后,将驻场演出《中国粤剧视听盛宴———广府华彩》,并打造成“粤剧旅游剧院”(详见本报昨日报道)。消息一出,有赞有弹。(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昨天是《广府华彩》正式售票第一天,只卖出了17张票,市场反应不甚理想。广州旅游界人士对“粤剧旅游剧院”的运作和推广表示谨慎乐观态度。
新节目叫好但还没叫座
前晚,粤剧“满汉全席”———《广府华彩》在南方剧院首演,几乎座无虚席,不过绝大多数观众是持赠票而来。南都记者采访部分平时很少看粤剧的年轻观众,他们的评价是“视觉绚丽、时尚新鲜、值得一看”。
昨天是《广府华彩》正式售票第一天,票价五折。不过首日的市场反应一般:仅卖出17张票,最高一档标价280元的门票无人问津。
广州粤剧院有关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宣传推广力度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广州的粤剧市场不景气。据悉,广州粤剧院现在采用“请进来”做法,邀请旅行社、驻穗领事馆及学校等机构免费看戏,先了解各界反应。
预计有市场但也有难度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几个主要的旅行社,他们对“粤剧旅游剧院”的运营和推广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
广之旅相关负责人认为,省外、境外游客欣赏粤剧,会遇到语言障碍,预计在省内游客中会有市场。广东中旅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旅游剧院一般是作为大型景区的配套部分而存在,像深圳的东部华侨城、广州的长隆度假区,景区和演出紧密配合。单独将南方剧院打造成旅游剧院,剧目内容要有独特的魅力。若将广州看作广义的景区,那对广州旅游又有更高要求。南方剧院如何避免海珠大戏院的覆辙?广东文化旅游策划专家劳毅波的建议是“发掘粤剧表演的娱乐精神”。他说,节目应走短平快路线,最好整场演出控制在45分钟内。选择传唱度较高、容易记住的粤剧选段,让观众能看下去、学两句、弄明白几个典故,才有一定的吸引力。
■前车之鉴
“戏霸”歇业已三载“南方”切莫步后尘
南方剧院欲打造“旅游剧院”的设想,让人不由联想到广州另一老牌剧院———长堤大马路海珠大戏院的命运。
2002-2003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海珠大戏院重新改造装修。2005年底,这一有着百年历史的大戏院复业后,摈弃原有表演粤剧的传统,定位为“国际商旅剧场”,并投入几千万元制作一部新型蒙太奇多媒体剧。(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但仅过了一年,海珠大戏院的租赁经营方不堪亏损压力,最终退出。
对于失败原因,有说是地理位置不适合———海珠大戏院附近没有大型停车场,旅游大巴难停放;也有说是剧目不够吸引人,也有人归之为广州人宁愿花几百元、上千元吃一顿美食、泡夜总会,也不乐意投入在文化消费上。
不过,3年多来,曾经的“戏霸”再没营业过却是事实。这也给南方剧院提供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借鉴。
文献来源:2010-07-02   南方都市报-AII14
作者:许黎娜 熊薇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