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新建和修缮社区文体广场20个、体育设施143处。建成32个主题博物馆,18个街道均建成省一级以上文化站,社区文化室覆盖率100%,形成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密度最高、最齐全、最便利的“10分钟文化圈”。广府庙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工程”被评为国家示范创建项目,越秀区获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近日,广东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公布2016年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调研报告,其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广州越秀在62个所调查县中拔得头筹。
越秀区作为广州的中心区,立足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和公共服务中心的优势条件,近年来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围绕广州市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发展定位,紧扣全市创建“品质城市示范区”、纵深推进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建设的工作部署,树立精致建设、精明增长、精细管理、精美品质的工作导向,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服务”特色资源要素,实施产业品质、建设品质、环境品质、文化品质、生活品质提升行动,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景观形象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进一步提高、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品质越秀”正逐渐成为羊城优质城市生活的示范样本。文/嵩宇
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实现城市服务精准化
据介绍,越秀区围绕城市管理精细化、民生服务精准化,大力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建设应用,创建智慧城市示范区。
实施智慧社区工程。越秀区建成全市首批社区服务综合体示范点——五羊社区服务综合体,作为全市唯一一个“综合型”示范点,五羊社区服务综合以“互联网+物联网+公共服务”为依托,将政务服务、社会服务、商业服务等打包集成提供,打造“一窗式”服务窗口,构建起“15分钟公共服务圈”,目前五羊社区综合服务体智能自助和人工个性化服务为居民提供超过80项服务。越秀区开发了越秀区网格化巡查系统APP,目前,已在18条街道全面运行,效果良好,每天全区上传各类巡查数据近5万条,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居民意见建议和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进一步通过“发现告知、调度派遣、事件处理、跟踪回访、评价结案”的“五步闭合”工作法,对居民的问题给予有效回应,政府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智慧交通”工程。一是建立重点商圈交通诱导系统,推动由市、区两级政府共建环市东商圈、农林下路商圈、中山二路医疗片区停车诱导系统;二是推广机械化停车场;三是推广智能化停车。积极协助停车场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泊位周转率;四是完善微循环公交系统,优化矿泉地区便民公交,切实解决了城中村居民出行难问题。目前,农林街已试点“畅停”智能停车APP,车主、停车场和车位主可实现信息共享。
提升岭南公共服务中心品质
越秀区教育、卫生、就业、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由广覆盖、均等化向高标准、优质化升级。
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区通办,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面建成,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基层党建的宣传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越秀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建立“立体学区”模式,组建育才、培正两个教育集团。越秀区被认定为全省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获评全省首批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首批“粤教云”示范应用试验区和广州市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区。
越秀区联合省人民医院等4家三级医院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依托省中医院等三级医院建成5个医疗联合体。全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家庭医生式服务全面推开,形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
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
越秀区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居民、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越秀政务在线”功能,统一服务入口,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推行“一卡通行、一号接通、一格管理、一网办事、一窗服务”。
越秀政务首推“互联网+智能+监管”全流程网办。2016年10月12日,升级改造后的越秀区“全流程网办系统”正式上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在线办理,真正做到“智能化”全流程网上办事,实现群众服务“不用跑、不见面,办成事,有监督”。以“线上互联网,线下物联网”为核心理念,通过应用“数据交互、数字证书、数据中心、微信、自助终端”等多项技术及平台,实现各个部门系统互联互动,在数据层面打破“信息孤岛”,并通过引入“EMS快递服务”解决群众跑路的最后一公里。目前,12个部门58个审批事项实现智能化网办。
率先试行街道政务服务“大综合”集成管理模式。建立和维护全区统一的街道、社区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累计缩减优化审批事项94项主事项,精简了56%。试点的黄花岗街道目前可一窗综合受理民政救助、人口计生、劳动就业、流动人口等66项业务,为群众提供跨部门的服务,解决了窗口排队“冷热不均”等问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推行行政审批“集成服务”。区街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225项审批(备案)业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服务,288项事项审批和社会服务实现网上办理。商事登记改革创新推进,实施“三证合一”联办时间缩短60%,工商前置许可审批从127项压减为12项,全市首推个体户营业执照“全区通办”。
文献来源:2017-01-19   广州日报-A10
作者:嵩宇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