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解决民生痛点 名医上门服务社区居民

    7月4日上午不到10时,邹生和其他5位居民一起,早早来到位于大新路上的人民街党群服务中心。在一楼大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教授在这里坐诊。

    在十数分钟的耐心问询后,黎毅敏教授给邹生列出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听着来自三甲医院知名医生给出的专业意见,邹生开心地笑了。

    这一幕是广州市越秀区拓展党建与服务群众新思路后,在人民街落地开花的生动展现。

    调查研究

    找准居民求医痛点

    “人民街有一个特点,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居民基本不住在辖区,他们或外出租房或在外居住,留在社区内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士。”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的李主任告诉记者。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群众需求,今年1月起,街道通过领导干部驻点“直联”群众、“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等方式,深入辖内15个社区居委会进行需求调研,听取收集社区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在听取收集社区居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后,我们发现,群众对开通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绿色通道的呼声最高。”

    人民街周围优质医疗资源丰富,仅三甲医院就有三家。但是辖区居民发现名医虽近在咫尺,但大医院挂号难,要想真正实现“专家问诊就在家门口”并非易事。

    一方面,三甲医院本身就有相对严格的分科和分诊制度,如何与居民具体病情实现精准对接,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如何将有精准医疗需求的居民筛选出来,不造成优质医疗资源浪费,也是一个难题。

    党建引领

    引来名医服务社区

    “虽然有这样的难题,但在推动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遇到太多阻力。其原因就是在共同服务社区建设的‘大党建’格局上,区域内机关单位党组织认识高度统一,行动极为一致。”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书记李剑怆告诉记者。

    人民街党工委与辖内医院党组织建立党建共建协议,“医疗专家社区门诊工作室”仅用半年时间,就筹备落地了。

    据了解,工作室逢周三上午开诊,每次义诊时间为1-2小时,每周开诊1次,每次1天时间,由4大医院轮流派出有正高级职称的医疗专家坐诊,实行轮值制,每次由一名医疗专家团队成员轮值,针对街道内患大病、严重疾病或久治未愈的以困难群众为主的居民,实施精准对接服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或低收入困难家庭、优抚对象等优先安排。

    对于这样的“医疗专家社区门诊工作室”,人民街居民拍掌称赞。“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在基层党委的努力下实现了,真心为共产党点赞!”居民刘家贤开心地说。

文献来源:2018-07-05   羊城晚报-A4

作者:刘云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