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呼銮道何处寻
歌舞冈头草色荒,呼鸾道上剩斜阳。
赵称南越刘南汉,一座青山两霸王。
清代徐锡瓒所写的这首《羊城竹枝词》,说的是越秀山上古迹“歌舞冈”和“呼鸾道”,前后相隔上千年,却记载着曾经统治南粤大地的两朝君王。“歌舞冈”,按《大明统一志》记载:是南越王赵佗三月三登高君臣游乐的地方。而“呼鸾道”初时叫“呼銮道”,是南汉立国之君刘岩所开拓通往越王台的“蹬道”,即石台阶。据陈际清《白云粤秀二山合志》称:“南汉王刘龑叠石为道,名曰:‘呼鸾’(原作‘呼銮’),栽金菊芙蓉,与群臣游宴,故又曰‘游台’。今名歌舞岗,与朝汉台相近,郡人多于此览胜焉。”清代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所记:“粤王台,枕广州北城,有呼鸾道故迹。女墙间皆木棉,花时红照天外,亦奇观也。余甲子(1684)祭告入粤,屡游之。”可见“越王台”、“歌舞冈”和“呼鸾道”一直是越秀山的著名景点,是游客常去的地方。
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控制范围包括现广东、广西东部、越南北部、湘赣南部等。唐朝末年,广州牙将刘谦,由于得到丞相韦宙提携,韦将女儿嫁给他,他剿匪屡立功,被封为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之后刘谦拥兵数万,战船百余艘,割据一方。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907年,唐政权已被后梁取代。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古籍《册府元龟》记载:其弟刘岩遣使贡献于梁,梁使韦坚报之。“广州献金、银、犀角、象牙、杂宝货及名香等,合估数十万。是月客省引进使韦坚使广州,及还,以银、茶上献,其估凡五百余万。明年,梁遂加岩检校太傅。”接着刘岩袭封南海王,并发兵攻取高州,另任命刺史。又挥师攻克桂州、邕州、容州、潮州、韶州等地,未攻下的只剩交州。至此,刘岩据有岭南四十七州郡,将父兄在岭南的基业进一步扩张,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在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刘岩以汉朝刘氏后裔的身份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刘岩于死前一年改名为“刘龑”,取飞龙在天之意。南汉历五主。971年,南汉为北宋所灭。
南汉由于一向被认为是“僭伪”的,所以正史记载都称南汉如何残暴、淫奢。到了南汉末代“大抵鋹(南汉末代君主)时,三城之地,半为离宫苑囿。”(屈大均《广东新语·宫语·名园》)广州城一半都是王室御苑。按《新五代史》等史籍记载:南汉末代皇帝刘鋹时,城外宫苑以越秀山为中心点,俯瞰全城。西北面以流花桥为枢纽,这一带名为芳春园,“飞桥跨沿,林木拥之如画”。西面是华林园(今华林寺一带),泮塘是“刘王花坞”,西出龙津桥、荔枝湾有显德园,烟水10余里,多种菱荷,总称为西园。再往西去为种素馨花的花田。流花桥向东的河溪名叫横浦,向南流入明月峡、玉液池(今黄泥巷、七块石),再往南流入西湖、九曜石和药洲(今教育路)。城的东面由甘溪流入东濠,夹溪三四里,皆种刺桐木棉,旁为坦平大道。皇城的布置庞大奢华,据记载有名的宫苑还有:城内的南宫、昭阳、秀华诸宫及南薰殿等。城南凿平禺山建双阙,筑沉香台。城东有甘泉苑、泛杯池、濯足渠、避暑亭等。城西有芳华范、昌华范、含珠亭、紫云阁等。这大概是南汉王室御苑的规模,可见整个广州差不多都是皇城,以供王室贵人们游览、玩乐、狩猎、憩息和祭陵拜祖之用。据说南汉王朝的穷奢极侈去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所建的宫室殿宇,其栋梁帘幕均用珍珠、云母和金银来作装饰,仅造一根殿柱就要使用白银三千多两。当时,南汉偏安一隅,而中原战火纷飞。富庶的士民纷纷南迁,使南汉人口物资大增,安定的生活也使生产经济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刘隐早年曾“商贾南海”,做过外贸商人,懂得贸易的益处。《五代史略》记载:“南汉立国,倚南海商利为收入之大宗。”使南汉成为当时五代十国中最富庶的“地方政权”,所以具备了奢侈的物质条件。只可惜,五十多年的精心经营,抵挡不住历史的滚滚洪流,北宋潘美率领的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的攻入,一把火将琼楼玉宇的王宫大殿烧得干干净净。南汉末主投降,只有越秀山上的“呼銮道”留存下来一段时间。故王士祯诗曰:“歌舞冈前辇路微,昌华故苑想依稀。刘郎去作降王长,斜日红棉作絮飞。”
南汉最有名的花是素馨花,一直到明清仍是岭南人乐用的热门物品。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草语·素馨》所说:花农天未亮就采摘素馨花,用艇运来,城里城外买者千万家。一到夏天的夜晚,“入夜满城如雪,触处皆香。”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岭外素馨花,本名耶悉茗花。”“唯花洁白,南人极重之,以白而香,故易其名。”屈大均也说:“南人喜以花为饰,无分男女,有云髻之美者,必有素馨之围,在汉时已有此俗。”除作头饰外,人们还将素馨花作灯饰、化妆品等,或作饮食保健之用。清初沈用济诗云:
埋香传南汉,花田今尚存。雪中香不散,烟外月光痕。
芳草寻诗路,青旗卖酒村。漫将蝴蝶数,一一美人魂。
传说南汉时河南(今海珠区)庄头有花农之女素馨得南汉末主宠幸,不幸早逝,坟头长满素馨花,民间称“素馨斜”。故21世纪初河南(海珠区)设庄头公园,立素馨女像。
(作者:高旭正)

文献资料来源:   《洪桥文蕴》

作者:高旭正

索取号:

本馆校对: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