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打通城市的“任督二脉”

    地标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算是广州的第一码头。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及北京路交界。因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地理位置,现在除了用于渡江外,最大的用途是旅游观光,珠江夜游的船只多在这里起航。 

    天字码头由商人所建。由于天字码头在广州城外,而布政司、广州府等众多官署,则在今中山路以北的北京路一带。新官上任,就由天字码头登岸。到后来发展成各省官员来广州,都是由此上岸。为了让登陆天字码头的朝廷官员在码头边有休息之处,清雍正年间便修建接官亭。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是在天字码头登岸,鸦片战争爆发后被皇帝免职,离开广州也在此下船。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多次途经天字码头,曾在此坐船逃至香港。 

    麓湖鹿鸣酒家 

    鹿鸣酒家建在麓湖上,拥有绝好的地理位置,周边难见高大建筑,只要提起麓湖,很多老广都知道鹿鸣酒家。原来的鹿鸣酒家红砖绿瓦,很有传统粤式茶楼味道。现在虽有岭南风味,但现代感十足。它的餐饮曾经价格低廉,是非常大众的酒家,现在属于高档了。鹿鸣酒家旁藏在草丛间的铜鹿很得孩子们的喜爱。这里主打鹿肉。 

    ■ 现场 

    珠江夜游一条江串起一座城市的夜景 

    一条珠江穿肠过,当然不能离了生活。如今珠江夜游是广州的一条著名旅游线。晚上,江两边彩色灯光四溢,不时有船在江上游来荡去,船上的LED显示屏轮番放着亚运宣传广告。溜狗的、放小风筝的、散步的、滑滑板的、遛弯的,在江风下显得自在。从天字码头上船,向东边经过江湾、海印、广州大桥三座桥,会看见临江豪宅、二沙岛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电视观光塔、广州大桥等,若向西走可以看到有着特色的全钢架结构的海珠桥,爱群大酒店、塔影楼、粤海关大钟楼、孙逸仙纪念医院、长堤酒吧街、白天鹅宾馆、芳村白鹅潭风情酒吧街等。 

    流花湖公园湖边,美景与美食同在 

    位于广州市区流花路的流花湖公园在东风西路以北、人民北路以西也都有门出入,方便很多市民。下了地铁,路过锦汉展览馆、东方宾馆,来到雨后的流花湖。石榴尚青,就有人拿着竹竿和伞敲它们下来了,不知青石榴是不是味道也不错。流花湖古为天然湖泊,称之为兰湖或芝兰湖。唐代,这里建有西侯津亭,仍是广州北上的水路大门,来往广州的船只,都从这里经司马涌入广州,是军事要塞,交通要道。明代湖面日渐缩小,淤塞成污水塘。1958年,广州市人民义务劳动,将它改为人工湖公园。现在,公园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为33万平方米。因湖东北有南汉国时期的古迹流花桥,故取名为流花湖公园。 

    它与很多公园不同,有着很多饮食之所,比如唐苑酒家就坐落在湖沿上,沿湖栈道外又有规模很大的流花湖粥城。这对于爱喝早茶的广州人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快到傍晚时,仿木建的通透的粥城里也是灯火通明。 

    ■ 数据库 

    珠江,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 

    广州四大人工湖:流花湖、麓湖、荔湾湖、东湖。其中流花湖是四湖之首。四湖都在蓄洪方面有显著成绩。比如麓湖滞洪时库容可达112万立方米以上,东山湖蓄洪能力达250万立方米。 

    ■ 憧憬 

    开挖人工湖,为城市添一颗“绿心” 

    珠江整治已经做多年,偶尔路过会看见有清洁船在珠江上打捞,总是心有疑惑,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整完。当然,对于广州的水,还是有值得称赞的。 

    听说武汉要填湖造路,路要从东湖正大门不远处的在武汉颇负盛名的“楚世家”住宅区那经过。小区的消防通道将被堵塞,湖泊将被填埋,附近数百棵约60年树龄的大树也将遭到砍伐。相对来说,广州对湖还是比较珍惜。比如现在正挖海珠湖,这样,石榴岗河等六条河涌将可引海珠湖水进行补水,也是为广州新中轴线南段增添了一颗“绿心”。此外,还人工开挖白云湖。这也算是一个弥补。 

    ■ 语文 

    珠江印象 

    歌手:东山少爷 

    江水浪随帆影远去 

    沉淀岁月跌宕几许 

    急滩或平坦进亦退 

    前路困惑与梦共随 

    既是喝着这水长大 

    同在这船甜苦分享 

    沿这路向从雪域向深海飞翔 

    如此气量未怕不欣赏 

    仍笑着唱就算遇上再多扰攘 

    来互勉齐面对 

    教世界羡仰 

    这里是潮流的固垒 

    从未退后有着先驱 

    抛开恨和谁的错对 

    燃亮信念真心相对 

    既是喝着这水长大 

    同在这船甜苦分享 

    沿这路向从雪域向深海飞翔 

    如此气量未怕不欣赏 

    仍笑着唱就算遇上再多扰攘 

    来互勉齐面对 

    教世界羡仰 

    ■ 专家访谈 

    广州水格局对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受访专家:李东明,德名堂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风水学上历来有“未看山,先看水”和“极地(也就是风水宝地)不可无水”的说法。在风水地理上,广州的水格局对本土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大环境上看,广州面临南海,背靠白云山,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聚之处。其中,西江与北江汇聚在白鹅潭附近,而东江支流与珠江则汇聚在黄埔新港、广州科技园一带,也因而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勃勃的发展生机。 

    广州被江水环抱之处,人财俱旺 

    珠江汇三江之水,形成浩荡水势后流入南海,入海口在南沙天后宫附近,这个入海口在全国的大江入海口中是最典型也是最有生气的。三条水系在广州盘缠环绕,自西而来,经西南向东南而去,因而广州的西部金沙洲、罗冲围,南边和东南边的海珠区、大学城,番禺区的许多地方,再加上一个二沙岛,都在江水环抱当中,是人气、财气和生气的兴旺之处。 

    河涌为周边地区带来经济活力 

    在风水当中,活水带来的影响要比死水大得多,除了那些江水环绕之处,遍布广州的大小河涌也为周边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比较重要的河涌有三条:天河北、科韵路及东圃大马路的河涌。 

    南湖靠山,周边会财丁两旺 

    除了江海河涌之外,广州还有大大小小的湖,一般来说,靠近江边、有活水灌溉的湖会更有生气和影响力,如东湖、南湖、金钟湖,还有鸣泉居的活泉等。其中,南湖和鸣泉居的泉,由于靠近山脉,因此周边也形成了财丁两旺的格局。 

文献来源:2010-06-05   南方都市报-AII04

作者:罗磊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