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四大酱园之一的致美斋老铺,阔别广州街坊7年后,原定于明年春节前回迁中山四路原址。但记者昨日从致美斋获悉,由于租金问题未能与开发商达成共识,回迁事宜仍未能最后确定。
有专家表示,政府近期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已给部分原本奄奄一息的老字号当头一棒,希望有关部门能针对被拆迁的老字号制订相关的保护方案,在其市场化的道路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位于中山四路和文德路交界处的致美斋老铺,在2002年让路于某大型购物商场。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经广州市道路扩建工程办公室协调,开发商已同意致美斋回迁,将临近文德路首层80多平方米及夹层70多平方米共16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租给致美斋经营,租金为每月800元/平方米。
“租金太贵了!”致美斋酱园副总经理温兆添说,按此租价,每月租金就要12.8万元,超出了预期的一半有多。这样,致美斋月纯利必须超过20万元,否则难以维持成本。“本来计划在明年春节前开张的,现在恐怕不行了。”温兆添说,月租5万-6万元上下较合理。目前致美斋和商场开发商双方仍就租金问题在协商。
据温兆添介绍,致美斋酱园无法回迁至以前的店面。致美斋老铺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但在拆迁时,致美斋酱园与广州市道路扩建办所签订的回迁合同中,致美斋为确保能回迁老店继续经营,自愿放弃了除街铺以外的使用权。当年致美斋的店面位置,如今已装上手扶电梯,成为商场的公共用地。
据了解,致美斋酱园早已着手准备回迁的事宜,回迁后文德路老铺将会成为广州致美斋最大的旗舰店,不仅在装修上尽可能还原老铺的容貌,还将建一个小型展览室,展出致美斋历年的照片和珍藏。
“回迁后这些大酱缸一定会再摆出来,恢复以前老铺的传统。”温兆添说,目前广州只有致美斋还有散装的酱料卖,现在买散装酱料的市民几乎都已经上了一定年纪,买散装酱料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成了一种回忆。
此外,致美斋将在原有经营产品的基础上,陆续增加其他副食品,还将引进全国各地有特色的酱菜,增加市场竞争力。
■行家看市
建风情一条街
统一回迁老字号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澎教授表示,尽管当今政府对扶持广州酒家、莲香楼等大型老字号国企比较成功,但一些中小型的老字号却由于抵抗风险能力差而大量消失。对此,他认为政府在扶持中小型老字号时应放开搞活,可让老字号与民营经济嫁接,或者建设老字号风情一条街,以低廉的租金吸引老字号统一回迁。
■ 链接
老字号随拆而逝
中山路成重灾区
广州历史上曾经有过100多家百年老店,仅中山四、五、六路一带,就曾经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号店铺。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广州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山四、五路被划为主要目标范围。老字号由于没有房产权,拆迁变得轻而易举。孔旺记、刘富兴饭店、惠如楼、新陶芸酒楼、精益眼镜店等诸多老字号几乎一夜间从中山路消失。
随着地铁一号线工程的推进,又有一批老字号撤离中山路,包括新风尚衬衫公司、艳芳照相馆、广州瓷器店、永华家具商场、广州全国名茶总汇等。
留守在中山路上的老字号不过七八家,但同样逃不掉被拆迁的命运。曾经家喻户晓的李占记钟表、致美斋酱园、大学鞋店、三多轩文房店、一乐也理发店,也面临“挥泪别城里”的结局。
文献来源:2009-12-10   南方都市报-AⅡ16
作者:吴广宇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