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从未变迁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先后打造了“互联网+小镇”、老广交IP硅谷、电竞产业园等一批价值创新园区,集聚了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健康医疗三大特色产业,培植了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企业2000多家,整个越秀区,形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创新创业园区”,去年新增高科技企业就超过60%。目前,越秀区正着手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布局,积极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创新的“最强大脑”,这一切与科研机构和人才的集聚密不可分。
科研机构密度最高全区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占广州市的21%
科研机构是地区的创新基因,它的存在能让创新的因子不断迭代。据统计,越秀辖内拥有国家、省、市各类科研机构全市密集程度最高,全区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占广州市的21%,省级重点实验室38家、省级工程中心139家。如此密集的科研机构分布,能为越秀带来什么?一方面,科研机构能够为科技创新增添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化下,这些面向新兴产业的机构需要快速产业化才有出路,因而能迅速拉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同时,这些新型科研机构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能有力推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
科研机构对越秀创新驱动发展的效果有目共睹,越秀如何成为科研机构全市密度最高区域更值得关注。首先,越秀区是成熟大都市核心区,商贸、政治、文化、交通、医疗、教育、科研、服务资源云集,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捷度高,城市居住品质优,为创新营造的生活氛围优势得天独厚,创新发展有高起点,高平台。其次,越秀区产业现状结构是服务型而非生产型,产业结构高级化特点突出。根据近两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越秀区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占比超过 95% (2016 年占高达 98.19%),其中现代服务业占 GDP 比重超过七成,多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已集聚金融、商贸、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等独具优势的产业。最后,越秀区是科创应用大市场,集聚了省、市、区政府服务中心、广州大多数医院和历史文化项目,随着智慧城市发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数字化文化体验等都需要科创支撑,区内科创服务用户需求潜力大。良好的生活环境、服务型产业为科研机构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广阔的科创应用市场为科研机构提供了茁壮生长的肥料。
全区有院士7人,“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高端双创人才集聚
人才是地区的创新细胞,人才激发创新创业能量。目前越秀高端双创人才集聚,全区有院士7人,“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人才集聚越秀,与越秀重视发展人才的政策密不可分。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首先,越秀充分运用叠加省市区的人才政策,与住房租赁企业合作建设高端人才公寓,解决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在居留、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强化越秀吸引力。其次,越秀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绿色通道,通过“人才+项目+园区”的引进模式,带动资本、技术和产品同步落地。再次,越秀将加强与国家“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等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引进集聚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
2018年来,越秀改变“撒胡椒粉”方式,招大引强,支持由周成虎院士领衔的“地理空间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创业团队”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重点搭建以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为主体的支撑体系,构建地理信息产业、地理文化产业、地理咨询产业和地理教育产业四大核心产业集聚体系。
今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简称“MIT -CFC”)来到双创园,与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双方将集合各自科技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地理空间智能、城市健康分析等现有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促进双方技术在行业应用过程中的国际化进程。
据透露,接下来越秀的目标是每年新增“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省“珠江人才计划”、省“特支计划”人才、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珠江科技新星”等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
2018年1-6月,全区专利申请受理量9237件,同比增40.4%
科创成果丰硕喜人
近年来,越秀在科研机构与人才的双重助力下,科创成果丰硕。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6家,黄花岗科技园实现营收687亿元,增速15%。2018年1-6月,全区专利申请受理量9237件,同比增40.4%,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2739件,同比增22.2%。新增3个市级登记孵化器,目前孵化器共有15个,面积总计达28万平方米。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企业33家,成功引进了天津大学“千人计划”专家特聘李保安博士团队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引进了中科院陈国良院士关于培育和发展的网络空间安全产业项目,通过项目落地,吸引和带动一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成长型企业落户越秀。承办了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越秀赛区)暨第三届羊城“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覆盖近300个创业社群,邀请通知企业参与大赛近1000家。联合团区委举办了2018年越秀区青年创客新星大赛,共征集到创新创业项目675个,范围涵盖IAB、NEW、文化创意、动漫影视、新媒体、互联网+等丰富领域。
越秀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越秀区定位为湾区科创之芯,争取成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基础研发的“最强大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最优平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目前,越秀区正构建融合产业与科技、空间与功能的“一廊三地五谷”的大都市型创新生态布局,其中一廊是环市路“广州科技创新走廊”;三地为北片科创总部高地、南片科创应用基地、西片科创展贸洼地;五谷是区庄科院智谷、古城中轴文谷、老广交 IP 硅谷、长堤科融金谷、海印文体创谷。“五谷”分布于“三地”中,将在人工智能、文化旅游、IP经济、科技金融业和文化体育等产业中发挥核心作用。
与此同时,越秀围绕 IAB、NEM 等科技创新产业,着力建设区“十大价值园区”,包括中科院(越秀)IAB100价值创新园、广东综合能源价值创新园、广州健康医疗中心、花果山传媒小镇、广东地理科技与文化价值创新园、 广州电竞价值创新园等,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全区形成多点布局。价值园区以“产业龙头+主导产业链+产业创新中心+产业资金+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社区”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进行构建,将形成产业特色明显、协作配套紧密、创新活力迸发的发展体系,通过十大价值园区以点带面发展带动,将组建一批“纽带型”产业组织,支撑全区科创发展,成为集聚高端产业新平台。
千年商都,古越今秀,科创让这片历经千年岁月的区域焕发出比以往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越秀,创新不停步,发展不止步。
文献来源:2018-08-14   羊城晚报-A8
作者:李焕坤 刘建庭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