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像肉菜市场?简直像走进超市了。”11月28日,当广州越秀区辖内肉菜市场代表走进焕然一新的扬箕新街市时,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
这是越秀区肉菜市场再升级改造现场培训会议前的一幕。本次培训会议是对全区50间肉菜市场再升级改造建设指引而开办的。越秀区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再升级改造的目标是凸显“智慧”两字。
典型个案
扬箕新街市:营业额较改造前增六成
随着慢慢上升的电梯,记者一行来到扬箕新街市二楼,迎面而来的是粉紫色的墙面、白色金边的花砖。整齐摆放的肉菜生鲜档口窗明几净,地上没有一片菜叶,空气中没有食物混杂的气味。最引人瞩目的是,90个档位上基本都悬挂着可以电子支付的标识和提示。
今年45岁的李桂和是扬箕新街市的总经理,也是土生土长的扬箕村人。他告诉记者,广州市鼎胜市场管理有限公司3月接手市场管理后,4月进行改造,9月28日开市。在改造过程中,团队特别提出“时段管理”理念以及“互联网消费”理念。“随着扬箕村改造升级的完成,原来肉菜市场的旧模样与新扬箕村的生活环境,明显不相匹配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内租房者的素质也变高了,大家都喜欢逛超市的感觉,都觉得网络支付等消费手段更方便……这都是影响肉菜市场升级改造的决定因素。”李桂和说。
姚英华是扬箕新街市董事之一,她带着记者边走边看。“因为生鲜食物对售卖环境的要求很高,像绍记烧腊、二少冻品这些品牌,在改造之前是没有办法引入的。而随着村里年轻租户的增加,对不用清洗、直接煮吃的食品要求增多,这才有了牛大嫂火锅食料的加盟”。
据姚英华介绍,村民消费水准的提高,也直接带动了新街市消费能力的提升。仅以建行越秀支行在市场推行的微信、支付宝消费为例,10月30日至11月28日就有6545笔消费,金额达到29.47万元。“类似进口鳕鱼、法国鹅肝、高档牛肉都有很高需求,市场整体营业额较改造之前增加60%。目前档位基本都出租了,一楼正在进行最后的升级改造,目标定位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熟食食品档”。
全区布局
肉菜市场
也积极拥抱“互联网+”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越秀区辖内总面积为33.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为116万人。目前全区共有肉菜市场50间,经营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经营商户约为3600多户。早在2003年,越秀就对区内所有肉菜市场进行了全面整顿和升级改造,成为全市肉菜市场升级改造示范,并在全市推广升级改造实践经验。2008年至2013年,越秀区对东川路等一批肉菜市场再次进行了升级改造。
越秀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莫建华表示,“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广州市今年7月份印发了《广州市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指引(试行)》。在此基础上,越秀区制定了高标准的再升级改造指引,并将按照计划,分阶段推动全区肉菜市场软硬件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本次再升级改造工作除了对市场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更凸显传统肉菜市场拥抱“互联网+”时代呈现的新面貌,电子支付、无线网络覆盖和肉菜配送三大亮点工程将引导肉菜市场发展新趋势。
越秀区商务局副局长邱家炎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引入电子支付的具体要求是“除现金支付外,市场档口宜引进银行卡支付、手机移动支付和羊城通等支付;摊位使用统一制作的框架放置二维码,确保整齐美观;市场可电子支付摊位比例要达100%”。实现无线网路全覆盖的具体要求是“市场必须进行无线网络建设,保证市场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商户和顾客提供免费wifi;开通微信公众号,提供信息公开、规章制度、黑名单、投诉等服务内容。”提供肉菜配送服务的具体要求是“市场须通过采取与电商企业的配送团队合作,或引入专业配送公司,或自建配送团队等方式为周边居民、机关、店铺等提供肉菜配送服务。”
文献来源:2017-11-29   羊城晚报-A17
作者:刘云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