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地图看广州城300年变迁

    康熙四年的广州是什么样子?你可知80年前的珠江比现在宽200米?近日,“民国广州市政的初建——文仕文化博物档案馆藏品展”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北楼三楼举行,展出近百件珍贵历史文献、图片与实物,展现广州300多年来的变化。展期将持续至11月26日。

  三张地图看广州城墙变迁

  广州城历史悠久,近代市政是清末才开始出现。通过展览可以看到,民国建立后,市政建设的发展步伐加快了。孙中山和广东历任较有作为的当政者均胸怀雄伟抱负,以发达国家城市为楷模,以崭新观念规划和建设城市。

  展品中一幅《广州城地图》弥足珍贵,这是1665年(康熙四年)荷兰到到华使者约翰·尼霍夫绘制,首次向西方人直观展示广州的材料,是广州城的样貌和分布情况。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围绕如今越秀区的广州老城墙,整个城市犹如一扇门的形状。

  另一张道光十五年的广州城显示,越秀山上的北城墙,称为镇海楼,就是如今的五层楼。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到,当时广州的城市老态日显,公共设施非常落后,交通和治安问题严重,流行疾病和水灾日日益影响广州的建设。

  最后一张1910年的《最新广东省城明细地图》,显示当时广州仍有城墙,广州城墙从1912年已经开始局部拆卸,龙济光时期恢复后,又在1918年市政公所时期及1921年市政厅时期被完全拆除。

  80年前珠江宽200米

  80年前的珠江什么样子?展品中一张《广州珠江全图》是1930年香港摄影师阿芳在市政府正门上空拍下的,此图看出河北高楼林立,已经逐步具备广州现代化的雏形。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珠江比当时变窄了近200米。1933年海珠桥的建成,终结了河北、河南两岸的市民只能靠坐轮渡过江的历史。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海珠桥被炸毁,如今市民所看到的海珠桥是1950年市政府开始重建的。

文献来源:2014-11-19   信息时报-A10

作者:蒋隽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