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秋敏 通讯员 穗宣) 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近1/5,给广州的城市管理带来沉重压力。为破解这种困局,近年来,越秀区创新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行医疗助老网格化管理、试点养老服务储蓄,实现“老有优养”。
助老服务工时能储蓄也能交换
目前,越秀区试行医疗助老入“格”,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建立医疗卫生网格服务点,引进市第一人民医院、越秀区中医院等入“格”驻点,根据网格内6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情况台账,定期、定员为有需求长者提供医疗保健、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一对一”个性化服务。
越秀区的养老服务创新,还体现在试点养老服务储蓄工作。目前,越秀区在部分社区试点开展养老服务储蓄工作,将助老服务换算成“爱心服务”工时,并建立储蓄和交换机制,鼓励引导社区居民为长者提供义务服务,形成“今天我帮人,他日人帮我”的互助养老氛围。
200户一名网格员大小事务全包
在做好养老服务的同时,越秀区也在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深化基层改革,推动政府各项管理扁平化。
2012年9月起,越秀区在全市率先试点探索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目前,全区222个社区共分为2006个网格,系统已建立16类96个台账,67个部门参与到网格化服务管理中。
按照不超过200户的标准,越秀区每个社区都需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置一名网格员。社区居委会主任兼任网格长,专职社工兼任基础网格员。要求网格员做到“五知”、“五访”(知社区的基本情况、知社区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知群众的服务需求、知服务政策和内容、知办理业务的各项程序,社区的孤寡独居老人必访、民政服务对象必访、重点对象必访、育龄妇女必访、困难党员必访)。
网格员除了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对网格内的沙井盖、路灯、路面、垃圾桶等设施情况都要了如指掌。同时,出租屋管理、社区治安等城市管理类12大项121小项,民政、计生、人社等社会管理类10大项78小项事务也逐步纳入网格管理,明确事件分类、责任单位、职责范围、处理时限、考核标准,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楼、楼进格、格进社区”。
文献来源:2014-08-01   信息时报-A14
作者:周秋敏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