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杨箕村旧村改造自去年最后的“留守户”搬离后,最新进展如何?记者昨日从杨箕村委了解到,杨箕村村民复建房A、B安置区都处于在建状态,按进展预期在2016年年中完工。同时,为确保回迁之后的村民小孩就近读书问题,杨箕村小学将会在回迁安置房之前建成完工。此外,村民们关注的村四大祠堂,则最快有望在明年春节完工。
村民回迁房全部在建
据了解,杨箕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广州大道以西,沙河涌以东,雄镇大街以南,东海嘉园以北,采取的是整体拆除重建的全面改造模式,规划总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其中,复建回迁安置区37.42万平方米,商住区27.38万平方米。
按照规划方案,回迁安置房共A、B两栋,以贯穿东西的杨箕大街为界,以北是杨箕村回迁房,以南是地产商开发的楼盘。其中回迁房最高楼层约40层,设有一房、两房、小三房、大三房、四房几种户型。
记者在杨箕村旧村改造工地现场看到,旧村改造工地忙碌,两栋安置房都正在建设中,开发商楼盘和写字楼由于动工早、相比较建设进度更快一些。杨箕村委方面介绍,安置房建设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预计2016年年中将全部建完,村民到时候可以回迁。
记者了解到,改造之后的村民回迁安置房会保留一部分村集体物业,用于村民公共活动及集体商业物业。其中,回迁安置房的1—3楼都将设计为商铺,及与开发商合建写字楼的部分楼层面积亦归为村集体所有,另外还设计有1664个地下停车位,这些集体物业,将作为集体收入分给杨箕村股民和村民,杨箕村另外的物业收入则按照原来的村规不变。此外,集体物业还将腾出约2.9万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用于公共配套服务包括活动中心、幼儿园、消防设备、文化室、学校等,用以提升村环境品质与村民人居环境。
宗祠文化区有望明年春节启用
作为村民公共活动场所,杨箕村改造范围内的玉虚宫及杨箕村李、姚、秦、梁四姓宗祠的复建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按照杨箕城中村整体改造方案,文保单位玉虚宫在原地保护性整治更新,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祠堂拆除重建。重建后的四大祠堂将统一迁建至市文保单位、玉虚宫周边,并保留前庙后祠的建筑特色。建成后,将形成集中的杨箕村宗祠文化区,方便村民活动。
据介绍,重建后的各祠堂经统一规划、集中布局,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相应增加,从而保障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同时继续传承村落文化。据统计,目前,零星分布在杨箕村内的各祠堂,总占地面积约1307平方米,建筑面积1081平方米。重建后的四大祠堂总占地面积将达到1800多平方米,比原有面积多出1/3。
记者从杨箕村村委获悉,目前正在迁建的四大宗祠,有望在今年年底、明年春节前完成全部祠堂的复建工程。先于回迁安置区建成的杨箕村宗祠文化区也将有望在明年春节前后启用。有村民说,期待明年龙舟节的龙舟饭能在宗祠内举行。
文献来源:2014-04-16   南方日报-AII04
作者:陶达嫔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