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栋小洋楼获免拆金牌

    再有五栋东山小洋楼,获得免拆金牌。越秀区文广新局近日张贴了通知,将龟岗民国建筑群内的憩庐、适庐等五栋小洋楼升格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要求屋主一切改动都须经文物主管部门许可,并欢迎市民提供龟岗片区的文物线索。

    五“原装货”升格为文物

    清水红砖、白罗马柱、雕花劵廊,藏身于东山口的龟岗片区,是归国华侨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豪宅区,有70多栋民国风格小洋楼。继2005年这一片区被划定为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后,本月2日越秀区将这里5个具体门牌建筑确定为文保单位。

    越秀区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高旭红表示,8年前的连片保护属于抢救性挂牌,如今算是对文物保护的进一步细化。

    据公告,本次划定为市登记文物的建筑有越秀区启明四马路10号、适庐(启明三马路10号)、憩庐(启明二马路12号后座)、江岭北1号、茂园(江岭南2号)。

    南都记者昨日下午现场走访发现,这些建筑大多保留民国时期的风貌,甚至内部装修还是原装,启明四马路10号的木质开关从民国年间用到现在。

    类似的做法并非首次,早在2000年,同样位于东山的新河浦片区,就被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逵园、隅园等四栋代表性别墅,升格为文保单位,被称为四大名园。

    屋主忧维护成本高昂

    按照名单后面附带的保护措施显示,文物建筑由所有人或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对文物的修缮、改建须报区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并在文物部门及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屋主表达了“被保护”的担忧,据说有次红砖墙被来往的车辆撞坏,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找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报价,修补一次要几万元,而普通泥水工几千元就可以搞定,此后修复工作一直搁置。该屋主希望,政府应对私房文物的保护给予一定补助。

    有次红砖墙被来往的车辆撞坏,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找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报价,修补一次要几万元,而普通泥水工几千元就可以搞定……

    ——— 文物屋主

文献来源:2013-12-06   南方都市报-AII08

作者:南方都市报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