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觉先东山故居是文物还是历史建筑?

    由媒体人牵头寻找名人故居的事,尚属首例!昨天,本报独家报道《江岭东街9号就是薛觉生东山故居》的新闻出街后,引来社会强烈反响。来自省市文化界和粤剧界的名流纷纷致电羊城晚报,感谢羊城晚报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代宗师有了在羊城的根

  昨天下午5时许,广东八和会馆名誉会长崔颂明一拿到当天的羊城晚报就激动地给记者打来电话,“像羊城晚报这样有心去做,费了这么多周折找到名人故居的做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崔颂明说,这次的发现对所有对粤剧和粤曲关心的人来说,是个福音。薛派和薛腔在国内外影响很大,罗家宝写了三十几篇有关粤剧前辈的回忆文章,有27篇写的是薛觉先。

  崔颂明还特别向记者说明,薛觉先出生香港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五哥出生在顺德龙江,在《粤剧万能老倌——薛觉生》一书中我还写到了他自己回忆在龙江时母亲抚育的深情故事。”

  崔颂明的话音刚落,前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剧作家陈中秋也致电表示:“这次发现很有意义,我认为对广州文化氛围的推动也是作用的!”

  陈中秋说,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外来文化,重视传播外国的新思想和观点,忽视了本土文化才是我们的根。特别是对产生了中国近现代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广州,长期以来形成了没有文化、文化沙漠的误解,“其实,作为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广州不仅在思想界,而且在文化界艺术界都出了很多名人。过去我们没有重视,现在发现了,请能保留的尽量保留!”

  看到粤剧泰斗薛觉先东山故居找到的消息,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既高兴又感叹:“薛觉先是粤剧一代宗师,是粤剧人和广大戏迷的骄傲和殿堂级偶像。能够找到他的东山故居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大好事。一来一代宗师有了在羊城的根,对后辈、戏迷也有了一个学习历史,继承粤剧文化传统的落脚点。”


  或是一条文物发现新途径

  对于这个新发现,越秀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很高兴,“以前我们一直在寻找薛先生的故居,也曾委托越秀区曲艺家协会,也查找过相关档案资料,也和街道沟通,但一直没有踪迹。如今通过民间人士、主流媒体通过相关线索,先找人证再找物证,然后通过人证物证来印证的办法找到粤剧泰斗故居的办法,我们非常认同!这也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发现发掘文物和保护文物的途径。感谢羊城晚报!”

  该负责人透露,作为区一级单位,他们会先向市文广新局汇报,之后会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确认江岭东街9号是文物还是历史建筑。如果是文物,由按广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进行审批流程。如果是鉴定为历史建筑,则按规划部门相关条例申请并进行保护。

  广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处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已经看了羊城晚报的详细报道,接下来将会全力督导越秀区文广新局对故居的论证工作。

  对于接下来如何的保护办法,陈中秋建议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不一定做大动作的调整,可将薛先生住过的房子改造成小型博物馆,陈列关于这位粤剧万能老倌的事迹或物件。

文献来源:2013-11-29   羊城晚报-A18

作者:刘云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