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小北路至珠江将现逾3公里林荫道

    记者昨日从越秀区获悉,在东濠涌综合整治工程中,在修建沿岸景观及景观节点的同时,将增添重要路面景观———沿东濠涌小北路至珠江边,将全部打通建长达3.21公里的“林荫大道”。其中,有条件的路段还将增设自行车道。届时,市民将可以沿着东濠涌漫步至珠江边,重新体味水城风情。
  
  绿道沿涌而建将设自行车道
  
  东濠涌全长4公里多,穿广州中心城三大主干道而入珠江,位于广州群涌之冠。然而,这样一条与城市如此接近的河涌,却难与城市居民有着更为亲密的结合,人们要了解东濠涌,不仅无法看到它的全貌,哪怕是要感知它有多长,也只能是在高架桥上才能“沿”涌全程走完。

  但凡有心游客试图走访这条长达4公里多的河涌时,都不难发现,沿岸不仅建筑密集、道路环境差,很多地方还是断头路。昔日沿河涌漫步的水城风情,只能远远地留存在记忆之中。

  不过,这种现状很快将随着东濠涌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工而得以改善。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介绍透露,在此次东濠涌整治过程中,很重要的路面景观工程是沿涌的绿道建设。据介绍,绿道将做成“林荫大道”模式,从小北路到珠江边3.21公里将全线打通,设计没有障碍的人行道及自行车道,同时沿线种植大量匹配的绿色植物及花草。

  其中,由于规划中的绿道要穿过东风路、中山路灯主干道,设计的绿道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将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分开,一种则是合在一起。自行车除了过天桥的时候需要推行外,其余路段都可以骑行,而可以连续骑行的有3个点,一个是小北路到东风路,一个是从中山路到东华西,还有一个是小东门桥到糙米栏。

  到6月底,市民不仅可以在东濠涌畔亲水叹阳光,还可以沿着东濠涌,穿行环市路、东风路、中山路,一直到达珠江,真正体验到“老广”最原汁原味的岭南水乡风情。
  
  沿涌设四大亲水平台
  
  除了3公里多的林荫大道之外,市民游客沿东濠涌若是走累了,还可以停下来,到沿线的亲水平台休息片刻,戏水观景。

  据越秀建设和水务局方面介绍,在绿道的基础上,东濠涌全线沿线还将建成至少8个大大小小的广场,包括揽翠桥广场、康体休闲广场、古榕树绿荫小广场、大东门广场、红棉广场、自然生态综合广场、粤韵风华广场、生态休闲后广场。

  同时,在重要的景观、有瀑布的地方和有空间位置的地方,还将设立四大亲水平台,分别设在越秀桥下、财贸学院旁边、环糙米栏及新河浦涌和东濠涌相交界的广州四十中。

  其中,休闲广场将为市民提供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设施等健身场地,更有休闲养生的棋牌空间。而在亲水平台,市民还可以洗把脸、在水中走一走。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方面介绍,为了使东濠涌的水达到娱乐性用水的标准,对补充进东濠涌的水会做净化及消毒措施,净化后水质要达到娱乐性景观用水,首先要过滤里面的杂质,然后处理里面的氨氮,也就是里面臭的味道,还要对像大肠杆菌等各种病菌要经过药物处理,达到对人无伤害的程度。

  除了让市民亲水外,东濠涌还将恢复“小河流水,涓涓波纹”的景象。越秀建设和水务局方面介绍说,沿涌的景观娱乐性用水包括戏水和动水,将在景观大节点的地方放一些大的石头,水一流动掀起浪花。让游客看到水动、水流的感觉,显出生态的一面,这样就改变了东濠涌下游没有水、死水臭水的状况,并彻底改善水的大环境。

  记者手记:

  中心城区建绿道是“赔本生意”?
  
  东濠涌地处越秀老城区,按照此轮综合整治规划,将延东濠涌建设3.21公里建绿道,绿地面积可观。但中心城区“寸土寸金”,有人担心,如此建绿道是否“赔本生意”?

  如此疑问让笔者想起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聊的一些国外案例:纽约中央公园一年迎客2500万人次,天热时一天甚至能接待30万人次。这个公园原来是一个荒凉的地方。自从中央公园建成后,这里成为纽约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威尔士的首府加的夫将原来的旧港口,改造成歌剧院和摇滚音乐露天广场,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由此可见,绿地建设不仅不是“赔本生意”,而且是低成本高回报的长线投资。综观欧洲一些老牌工业城市的复兴路径和经验,可以值得借鉴的是,在植入“绿道”和“绿轴”之后,新的产业也会应运而生。比如广州的河涌整治好之后,就可以发展小型船艇观光旅游,与珠江夜游形成江涌互动的旅游产业。

文献来源:2010-04-23   南方日报-AII03

作者:陶达嫔 张晓敏 汪浩 周小莉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