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整饰工程大多是突击性的”、“工程投诉电话无人接”、“整饰棚架搭了1个月,却不见整饰工人”……昨日下午,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委员们一开麦克风,就热议广州的“穿衣戴帽”。更有委员就民生问题,现场向媒体报料。
住在应元路一带的政协冼捷璋首先发言,“自从房子被搭起了整饰棚架,我就像被围困了一样”。她表示,最近天气潮湿,但家里始终不敢开窗“怕脏也怕贼”。
这一话题引起了许多委员的共鸣,大家纷纷自报家庭地址,诉说相似的经历。冼捷璋更报料,小北路的一段“亚运路”,修好不久又开挖。市政协委员罗锡熊直言不讳,“我真的想不通,‘拉链路’问题年年说,为何年年不得解决”。
本报记者 李晓瑛 李健
■记者调查
“这条人行道,修路没停过!”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小北路一带。在17中学校门口至北校场路段,宽约4米的人行道上,一块块崭新的橙红色地砖被撬起。裸露于公众视野的,是已经风干了的硬硬水泥地。
据路边一婚纱店的店员表示,该人行道约1个月前,刚刚铺设好亚运整饰的新地砖。“谁知道这几天又重新开挖,不过,这段是出了名的‘拉链路’,铺了又挖,挖了又铺”。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属于“三线”(即电线、电话线、电视天线)下地工程。
“这条人行道,修路从来没停过!”每天都要到小北花圈站坐车的郭先生,对此特别反感。他表示,这里人流量非常大,一到上下班时间,白领、学生大批经过,“为什么这些部门就不能统一好时间,把工程一起弄了呢?”
文献来源:2010-04-14   南方都市报-AII04
作者:李晓瑛 李健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