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浮城——“贴出儿时记忆中的广州模样”

    从3月20日到4月30日,250多个纸制骑楼模型“浮动”在本身就是活化骑楼的北京路225号三楼展厅中,为老广和一群“80后”广州土著之间传递话语。

  这群制作骑楼模型的年轻人来自几个团体———有搞涂鸦的,有做本土网站的,有独立文化人,还有设计师等等。这个装置艺术展的概念来源于旧城改造,旨在以骑楼作为载体,形成市民之间善意的沟通。最初的构想形成后,大家开始分工合作,有人做设计,有人跑印刷厂,有人负责剪裁、装钉、布置……纸骑楼慢慢地成行成列,像新生的小宝宝一样或躺或卧或半立,只等着“父母”一声令下,就飞上墙面聚成一座骑楼浮城。

  “45度、W形、上下等线啊!”“头人”阿火正认真排列着展览主墙面上“骑楼宝宝”的队姿。那一边,阿弟则在分发清点贴纸道具。展览的精髓就在这些小道具上了———单车、安全套售卖机、旧式信箱、鱼骨天线、猫猫、白鸽、招牌等骑楼街区随处可见的平常事物,被做成贴纸道具,供参观者选择粘贴,并在上面写下儿时的点滴回忆。

  3月21日,适逢周末,在骑楼展上,不少老广前来观看儿时的集体回忆。有市民在贴纸道具上留言:

  “希望旧城改造的同时,能多想想保留一下我们的童年回忆……”

  “落雨,无有洗(使)惊,有骑楼;出太阳,无有洗(使)惊too,有骑楼。”

文献来源:2010-03-23   新快报-AII04

作者:罗映丹 黎湛均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