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城管委获悉,在经过数月的密集调研后,针对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中遭遇到的终端处理设施缺乏的“瓶颈”,广州已经决定开建小型餐厨垃圾处理厂。
垃圾处理或参考北京经验
广州市城管委相关人士透露,广州将力争在5年使占全市垃圾总量近五成的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实现末端减量五成;10年内实现垃圾全面分类、专项回收。“如果能把占垃圾总量一半的餐厨垃圾先分类处理,那么兴丰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从目前的两三年延长到五六年。”
据悉,广州市城管委将参考北京推行垃圾分类的经验。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选定了100多个酒店的餐厨垃圾实行了统一处理,由企业进行处理,制作成各种生物肥料;另有600多个小区建设了小型堆肥厂,每个小区2~3吨/日的生产量,产品主要供应城市园林绿化;北京市内4个大的市场,就近建设近100吨/日处理能力的堆肥厂。
垃圾桶分蓝、绿、灰、红四色
在东湖街最早开展垃圾分类实践的五羊南社区,最初将垃圾分为食品垃圾、非食品垃圾和有害垃圾3类,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今年初正式在全街推广垃圾分类时,广州市城管委为街道新配置了多组分类垃圾桶,分别收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桶身呈蓝、绿、灰、红四色,设置在每个单体楼的底层处,让外人非常容易可以看到。
东湖街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目前的重点还是宣传发动,整个街道3万多户居民,每户都要进行入户宣传,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正月十五过后大家都没休息过。”
东湖街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分类得公司的杨静山还透露,“月底前,我们希望给每户家庭发一个带隔栅的厨余垃圾桶,可以分离出食品垃圾中的水再作处理。”
文献来源:2010-03-17   广州日报-A3
作者:赖伟行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