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整饰走进内街内巷

    近日,老城区的街坊们发现,在一些次干道及社区当中,工人们正在搭棚架,迎亚运整饰工程已从主干道向内街内巷延伸推进。据悉,亚运整饰工程已经从线扩展到面,一些老社区的旧楼将会换上新装、小区的绿化也全面升级,在今年6月前,广州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将焕然一新。

    越秀

  突出老广州市井味

  记者从越秀区有关部门获悉,新一轮的亚运整饰已在全区各街道展开,其中诗书街的片区最多。诗书街有关负责人说,诗书街地处越秀区最西边,与荔湾区交界,居民4万多人,是广州典型的老城区。辖区由北至南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状,南北有1200米。南北纵向(三条)有人民路(北、中),光孝路、纸行路、诗书路,海珠路(北、中);东西横向有(六条)净慧路、中山六路、光塔路、惠福西路、观绿路、大德路,这次整治主要划分光孝路片区、海珠中路片区、操场前片区。

  据了解,在诗书街整治的光孝路片区、海珠中路片区、操场前片区中除光孝路、海珠中路算是“大马路”外,整治范围内的操场前片区等都是内街小巷。

  光孝路片区:宗教色彩浓厚

  为何要挑这三个片区整治呢?诗书街有关负责人逐一介绍:光孝路片区这个区域及周边宗教色彩浓厚,并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光孝路尽头就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光孝寺”,是佛教圣地及旅游重点区域。光孝寺周边几百米半径范围内还有不少历史年代久远的宗教场所,如六榕寺(佛教)、五仙观(道教场所),锡安堂(基督教)、光孝堂(基督教)、观音楼(满族妙吉祥室)、光塔寺(伊斯兰教清真寺)等,还有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经常到访的地方——回民饭店。二是这一区域还是老广州所具有的“街”“巷”“里”“坊”文化(如陶家巷、杨姓巷、祝寿巷,宝成里、型仁里、公理坊等),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反映了老广州市井的特点,体现了老广州人所传承的、别具一格的岭南特色与生活习性。

  海珠中片区:小洋楼有特色

  而整治中的海珠中路片区是一块风水福地。片区中的福地巷是闻名遐迩的明代状元伦文叙(公元1466年—1515年)之居巷(故居原址就在福地巷13号)。伦文叙的儿子伦以谅、伦以训先后中了探花、榜眼,一门三进士。

  诗书街有关负责人说,这个片区道路两旁还保留着不少民国时期的老建筑,有不少是华侨留下来的小洋楼,这些老建筑还比较有风格,透露出中西结合的特点,值得认真保护和精心打造。

  操场前片区:岭南风格骑楼

  最后一个整治片区——操场前片区,在操场前路口附近(荔湾电信大楼处)是广州起义史迹西瓜园遗址,1927年12月12日,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烈士牺牲的地方。这个片区海珠中路、大德路两旁保留有一些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老骑楼,在观绿路两旁还保留了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旧楼房。

  5月底前完成主干道两侧整治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解放路等15条主干道两侧,省人民体育场、越秀山体育场、广东体育馆、广州棋院等4个亚运场馆周边,花园酒店和流花展馆2个重点区域周边,以及新河浦社区三期等重点社区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开工,约需整治建筑物2523栋,将在5月底前将全部完成整治工作。 

文献来源:2010-03-11   广州日报-Q21

作者:曾卫康 林洪浩 彭淑芳 陈海武 汪浩 黄晓玎 王燕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