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单是一个瓦遮头,更是家庭记忆的一种沉淀,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自家祖屋要拆实在是舍不得。
——永安西街何姨
本报讯 (记者何平 李拉)越秀区前日公布了区内河涌综合整治涉及拆迁范围及补偿标准,据悉此次拆迁涉及越秀区居民超过1000户。记者昨日现场走访时发现,拆迁整治已经成为涌边人热议的话题,其中大多数居民表示支持并愿意配合,但是如何解决日后生计、在哪安家也成为部分居民的顾虑。而对于为期不远的搬迁,很多居民也表现出对涌边、对旧屋的不舍之情。
签协议后10个工作日可拿到钱
越秀区河涌综合整治过程中,新河浦涌、东濠涌和沙河涌(水均岗支涌)3条河涌都需要进行房屋拆迁,拆迁房屋面积5.5万平方米,拆迁户数1153户。据越秀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涉及拆迁的这三条河涌沿线都处于老城区,地段相差不多,因此此次拆迁补偿不分路段统一标准。而记者从越秀南一带的房产中介了解到,东濠涌沿线房子由于普遍比较陈旧,二手房交易不算活跃,住宅成交价基本在每平方米七八千元。
记者在东濠涌沿线走访时看到,这一带房子大都是破旧的砖房,小街小巷中人来人往如往常般热闹。不过拆迁公告贴出之后,涉及拆迁的居民马上有了反应,不少居民在议论,还向记者打听,搬迁什么时候能拿到钱?政府会不会安排临迁房?对此,越秀区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就表示,被拆迁人一旦与政府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保证7月31日前交房,在签订协议后10个工作日内即可拿到钱。而选购复建房的,在领取货币补偿之后不会安排临迁房,在复建房建好之前居民自行安置。
多数居民力挺治涌愿拆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的居民都表示支持,认为政府也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为民着想,但突然要搬出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还是有很多现实问题。迁出后在哪安家?这是家住糙米栏21号的袁叔担心的问题,“我们都还没有了解周边租房买房的价格。”而且袁叔一家原来靠经营杂货店为生,之前进的一大批货现在还堆压在店内,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卖完。谈起搬迁后的房子,他表示,“如果有得选择,还是不喜欢搬进养护成本高的大楼居住。”
而与袁叔一样,东濠涌边很多居民原来都是将住宅的首层用来经营小买卖,日常周边街坊就是他们的顾客,这也成为他们生活的来源,但是搬迁之后可能就面临着“失业”。家住东濠涌边永安东街17号的住户周叔告诉记者,“我们本来就是靠经营小杂货店维持一家的生计,房子拆了生意就做不成了,10多平米的房子补的钱买住房都不够,更肯定不可能买商铺”,这个难题让周叔无法入眠,他说现在最担心的是生计问题,他都60岁了,很难找工作,也不希望向政府做“伸手派”。
涌边千户居民难舍家园
除了现实的住房、生计问题,对于很多在此出生长大的居民来说,要搬迁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不舍。“那时水很清,可以游泳,不少以卖水果为生的‘水上人’更取用涌水为饮用水”,在永安西街住了50多年的何姨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她说房子不单是一个“瓦遮头”,更是家庭记忆的一种沉淀,“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自家祖屋要拆实在是舍不得。”
同住一条街的街坊于叔是从印尼归国50多年的华侨,现在住的房子是父辈留下来的祖屋。“要拆了,当然不舍得!”他表示,“一时还未来得及通知海外亲戚,等他们有机会回国寻根,相信也看不到祖屋了。”
越秀治涌拆迁范围
□新河浦涌:海月东街后12号、海月东街一部分
□水均岗支涌(沙河涌):共和路部分房屋、共和二横18号
□东濠涌:小北路小北外直街部分房屋、北较场1号北边、2号北边、中山路-东华西路沿线的越秀中路部分路段、东风路-中山路的马草下街、越秀北、东华坊等路段部分房屋、东华西路-沿江路沿线的越秀南、糙米栏一带部分房屋
文献来源:2009-03-20   南方都市报-AⅡ12
作者:何平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