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广州小北路上曾经建有明代广州的八大旧城门之一、小北城门。这一近乎被人们遗忘的古历史建筑,随着广州2010年亚运会的到来,将重新进入羊城百姓的视野。
记者昨天从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获悉,今年6月份之前,广州市亚运样板市政路小北路上,将复建广州明代古城门、小北城门。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副局长陈小泉介绍,如果工期顺利的话,小北城门将在今年6月随着小北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工而重现羊城!目前,相关规划方案已制定出台并将公开征求市民意见。
小北城门始于明代
越秀公园一直是羊城百姓耳熟能详的公共休闲场所,但建址于越秀公园东门的明代广州八大旧城门之一———小北城门,却鲜为人所知。
关于小北城门的建设要追溯到广州市自番禺城始建后的建城史。自番禺城建成后,广州不断改建、扩大、增修。到清朝末年,实际有城二座。最大的城称旧城,也叫老城、内城、城里;附于旧城以南的是外城,也叫雁翅城和新城。二城均有城门,共计18座。其中8门旧城分别是,正北、小北、正东(大东)、正西、正南(大南)、定海、文明、归德。
小北始建于明代。明代时期广州城旧城扩筑完成后,原三城之间的城门自然被拆去,合成一个完整的城池,四面再相应开辟八个城门。在旧城北面,有两座城门:大北门和小北门。前者位于现在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后者即位于现在小北路与越秀路相交处。
如今的“小北”,是指今小北路两侧一带,大约北至环市中路,南至东风中路,东至南坑西、朱紫寮、登瀛路和法政右巷一线,西至田心前至洪桥街一线,其名即由小北城门而来。
3200亿整饰“小北”复建600岁城门
曾经矗立在小北花圈的小北城门,到底是什么样?恢复这个古城门,街坊们是否会找回逝去的记忆?小北城门的复建触动了羊城百姓的探古觅史的情怀。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使老建筑尽量恢复传统的风格,是整饰的总体设计理念。陈小泉介绍,在恢复小北城门方面,力求通过文化、建筑风格和细节等来恢复城门原貌,以重新展现广州古老历史文化的一面。
目前,小北城门复建已初步制定了四套方案。越秀区方面表示,为了能够让百姓更多地参与到寻迹羊城历史中来,从本月中旬至月底,市民可以致电或发邮件到区建设和市政局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思路。
文献来源:2009-03-11   南方日报-C01
作者: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