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将扩至2.4公顷

    在昨日召开的南粤先贤馆与五仙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专家评审会上,《南粤先贤馆与五仙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初步方案公布,五仙观规划面积达2.4公顷,其中新建建筑约1.5万平方米,南粤先贤馆展厅将扩大到2000平方米。而新建建筑计划采取新式材料现代设计,不再仿古,凸显“断代清晰、气韵契合”理念。

  据悉,五仙观被视为广州“祖庙”,早在明清时代已被列入“羊城八景”,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前,广州市和越秀区先后投入8853万元完成五仙观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极大改善了五仙观的风貌。但由于受五仙观传统建筑保护限制,现有建成的南粤先贤馆正式布展面积仅为380平方米,不足以承担南粤先贤馆展示首批56位先贤的重要使命。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2007年10月30日调研五仙观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扩大南粤先贤馆,更好地彰显岭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品位。随后,越秀区成立了项目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南粤先贤馆与五仙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

  根据公布的初步方案,五仙观规划的范围东起米市路,南抵惠福西路,西达甜水巷,北至洪德新街规划路,总用地面积约2.4公顷,新建建筑约1.5万平方米。其中,先贤馆展厅扩大到2000平方米,并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结合地上建筑进行布局。规划首期计划先开发五仙观西侧部分,其用地面积约7400平方米,新建建筑约5966平方米,地下车库约2400平方米。

  在建筑风格上,设计者提出将按照“规模适中、核心突出,风格协调、保护传统、注意节约”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按照规划,将在现在五仙观的东西两侧新建南粤先贤馆、越秀区博物馆等展览馆,而在处理古建筑与新建筑上,设计者希望采取“断代清晰、气韵契合”的办法,新建的展览馆不再仿古而是采取新式材料现代设计,但与旧建筑从气运上取得延续,既能融入与加强五仙观区域的历史氛围,又能体现时代感。此外,本次规划还充分利用园林来融合新建筑与历史文物建筑,拟造就一个建筑隐于园林,园林关上建筑的现代园林式展览馆。

11位高参对规划初步方案各抒己见 “断代清晰”风格是否适宜?

  本报讯 (记者李拉 通讯员杨亚明)在昨日的专家评审会上,越秀区邀请了11位文博类和规划建筑类的专家对规划初步方案进行评审,专家们各抒己见。

  初步规划方案中提出建筑风格“断代清晰、气韵契合”的理念,“我们不想走仿古董路线,而更多的是想学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模式,用新式建筑强调新老建筑之间清晰的断代关系”,主设计人、华工建筑系教授郭谦表示。

  省文物局古建筑专家邓柄权也肯定“断代清晰”的风格,但广州市考古所主任、古建筑专家孔柱新则认为,建筑过于新式,放在五仙观这样有历史底蕴的文物建筑中显得不协调,“而且设计的斜线也太多,感觉不平衡不稳重”,他建议新建建筑还是采用古建筑风格,但是可以运用新式建筑材料。

  按照初步的建筑方案,五仙观的东、西及北侧预计都要涉及拆迁。但是广东近代历史革命纪念馆专家黎显衡提出,五仙观东、西两侧多是高层住宅、商铺,拆迁面积较大,投资会增加,因此建议修改方案,五仙观的扩建向北面拓展,“往北拆迁多为平房或低层建筑”。不过,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会长施红平等专家持不同看法,认为五仙观原有门面太小,向东西两侧扩展则更大气。

 

 

文献来源:2009-03-06   南方都市报-AⅡ13

作者:李拉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