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
年龄:59岁
职业:现任越秀区旧部前小学航模队老师兼顾问
威水史:
●2006年第八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赛共获得男女子两枚金牌。
●2007年第九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赛获得男女子三个项目共四枚金牌,打破了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仿真手掷模型距离的纪录。
●2008年第十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赛获得男女子三个项目共四枚金牌,同时打破了全国青少年赛仿真手掷模型和纸折模型的直线距离纪录。
在越秀区旧部前小学航模项目室,悬挂着上百件航模,有摇控的和手动的,其摇控航模机翼都注有年份,这些全部出自何强之手。
何强是越秀区旧部前小学航模队老师兼顾问。年近六旬的他带领航模队30余年,自1997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以来,学校航模队屡摘金,航模队员都说何老师是幕后功臣。
何强,满头银发削瘦的他总是皱着眉头,他说调航模花的心思太多。
上世纪60年代何强开始玩纸飞机,那时没什么娱乐,闲时用纸板或木材制作一架飞机是他的个人兴趣。
在旧部前小学航模项目室,排在前头的一架陈旧木制飞机甚是引人 注 目 。这 是 何 强 在1979年的时候制作的一架航模,名字叫无线电摇控滑翔机,机翼长约1米,用几种不同材质的木板组合制成,为了使航模起飞有张力,何强给机翼漆上天拿水收紧,每干一层再漆上一层新的,从制作到调试成功,何强花去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部航模机也成为学校第一部教练用机。
在何强的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的航模都是纯手工制作,那时的航模很考制作者的功底,为了使航模性能更好,何强把与航模手工制作的书都看遍了,还学习了空气动力学,掌握了航模与气流如何完美结合的技巧。
“飞机尾落地说明头太轻,要加点橡皮泥;如果飞机起飞摇摆不定,要给尾巴加上调整片。”何强现场拿起一架航模示范着。
任教的30余年里,何强培养了多名航模精英,其中有以4400米打破活塞式水上模型飞机飞行高度世界纪录,并在第二、三届世界自由飞航模锦标赛上获FIC(国际级)自由飞项目世界冠军的陈志健同学。1997年带队参加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航空模型竞赛,便摘得一面金牌,此后每届全国航模比赛中,何强带队均是摘金的保证。
今天早晨,何强将带队飞往广西,参加第11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模比赛。他所带的黄郦手掷仿真模型飞机室外直线距离,去年拿下冠军,今年的“红雀”橡筋动力仿真模型飞机是首次参加比赛。对于比赛,何强说去年拿下四枚金牌,要保持不容易,想突破就更难,所以压力还是有,不敢有一丝松懈。
文献来源:2009-028-18   南方都市报-A14
作者:谭伟山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