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蒋铮报道:2003年,广州汽车保有量为49万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飙升1.45倍,达到120万辆。但广州市中心的加油站布点规划,还依然在执行“2003版规划”的老标准。老规划能满足汽车暴增的加油需求吗?昨天,广州市规划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新一轮的加油站规划已经开始调研和制定,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修改,成稿后将进行批前公示,欢迎市民提意见。
车辆越来越多
油站越来越少
1961年农林下路是什么样子?是“半”郊区;如今的农林下路又是什么样子?是繁华闹市区。地价升了、商场多了,原住民都很开心,但农林下路加油站却成了“牺牲品”———由于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几经折腾后,至今只能启动一台加油机,算是半下岗状态。
加油站有关人员叫屈:“首先,这个加油站1961年开张时,是经合法审批的,当时根本没有关于加油站的安全距离规定;周边的居民楼也是后来才陆续建起来的。现在新规定一出,就因为违反安全距离规定必须关门大吉……,且别说我们是服务百姓的公共配套设施,就算是‘牛钉’,也该有个合理的拆迁赔偿呀。”
农林下路加油站还不是“最惨”的加油站。据了解,广州自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后,“二级加油站与普通民用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为12米、三级加油站为10米”的规定,便成了市中心众多加油站的“紧箍咒”。包括环市中路、农林下路、广州大道的多个市中心加油站,陆续被要求整改,很多加油站由于不可能“退缩”出安全距离,而被迫关张。
加油站被“清理”,难为了一众车主———“2003年,广州不到50万辆车,市中心到处是加油站;现在有100多万辆车,加油站却越来越少,一看油表唱亮灯,就赶紧跑到郊区去‘喂饱’车子,来来回回费时费钱……”
养虎未必成患
关键在于管理
规划部门表示,广州汽车保有量飙升,原有加油站布点规划难以满足需求的状况已引起重视。新一轮的加油站规划调研和编制正在进行中。
据悉,加油站虽然常被周边居民视为“炸弹”,但根据国家规定,与医院、剧场一样,都属于公共配套设施,城市中的加油站必须达到一定的密度。据介绍,近年来市内不少加油站已分别被中石化、中石油收购,作为大型企业,对加油站安全防火的监管比前几年遍地开花的私人油站要规范得多,因此,未来几年内,市中心有望出现一些加油站“新成员”。
既是公共配套,2003年的加油站规划照理也应至少前瞻5年至2008年,缺口不应如此之大。为什么至今市中心的加油站只有200多个,而且越来越少?
有关人士解释,在2003版规划出台前,广州市曾发生系列市中心加油站爆炸的安全事故,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东濠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就是因下塘西路登峰加油站汽油泄漏入涌而致;直到2006年,海珠区礼岗加油站还因为装卸失误导致数吨汽油流入下水道,整条礼岗路被迫封锁,附近上万居民紧急疏散。“正是因为事故频发,以致政府部门对中心区规划加油站非常谨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政府的这种谨慎表示异议:“加油站事故频出,应该对加油站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而不是‘赶走了事’,这是政府不作为。加油站就像火,用得好能取暖烧饭,用不好当然成灾伤人。”
文献来源:2009-02-25   羊城晚报-A3
作者:蒋铮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