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考亭书院(朱家祠)
西湖路有条小街叫流水井,洁净的街面,错落着几座古老大屋,格外宁静,大屋的头门镶嵌着“道祠”“书院”“书室”之类的石匾,显得古朴又带几分书香。这是广州旧城中保留得较好的清代宗族式书院小街。这些书院不但闪烁着历史文物价值,而且蕴藏着历史人文价值。考亭书院就是其中一所。
考亭书院原址在福建建阳城西五十里溪山考亭玉枕峰山麓。南宋时,朱熹父亲朱松被秦桧罢官而到这里办学“接引后进,教诱不怠”(《中国历代名人传》764页)。朱熹(1130-1200)晚年亦遭权相韩佗胄贬徙,于是兼承父志,返考亭筑竹林精舍授徒。时朱熹已64岁,在外讲学四十多年,名闻天下,因此,前来求学的人很多。朱熹与学生们生活很清苦,“簟瓢常空,晏如也……豆饭藜羹,率之与共……”(《宋史》卷四二九)。朱熹辞世8年,朱熹以“诚意正心”“主敬穷理”的观点阐发孔孟之道,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与实践过程的学说被朝庭确定为官方理论。宋宁宗追封他为“文公”。20年后,宋理宗又追赠他为太师、信国公。从祀孔子庙、名份排在孟子之后,并将朱熹注解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训说,刻碑于学宫,作为官方考试对答标准(元、明、清三朝皆沿此制)。再过18年,理宗御书《考亭书院》匾于竹林精舍大门。至此,考亭书院始得名。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又向考亭书院赐御匾《大儒世泽》。可见,《考亭书院》之名亦不简单。
宋末,元军犯宋,朱熹第六代孙朱文焕,官至大理寺平事(即最高法院审判长),随军南迁,战死于广东清远疆场,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在当地定居,另一个儿子南到台山。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发展成为台城一大族。为了弘扬祖先在考亭的儒泽,勉励子孙学业有成,于是在广州府学不远的流水井筑起这座书院,取名“考亭”,又称朱家祠。根据《粤桂朱氏源流》载考亭书院云:“该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院目的除纪念朱文公业绩外,又便于朱家举子赴省或京参加会试或殿试,集留学习、住宿而设的。书院还有一规定,凡本姓人中举人以上的,必须接受紫阳书院(紫阳是朱熹别名)的奖赏和在这两院举行的祭祀仪式,这种做法直到清末科举制度取消方终止。”(第一集398页)可见考亭书院是一所宗教祭祀、聚会的地方,规格是高的,又是本族子弟读书赴考的进修场所,而非一般讲学、授徒的书院。
现存的考亭书院面积约1500平方米,大门建在奎楼下,向东,取迎紫气东来之瑞。门檐高达5米,门上有一小石碑,刻有“奎阁”二字,意取中魁入(内)阁。楼高13米,青砖墙,绿琉璃瓦剪边,楼顶两侧为镬耳,虽经二百年风雨,至今仍巍峨挺秀,也是广州现存最高大、完整的书院奎楼。书院大门左侧沿街约40米属于附祠。进门过奎楼是一开阔庭园,约300平方米,庭园南面为照壁,北面为三排建筑,中座是祠堂,两侧为书屋。祠堂与书屋之间为青云巷,据今院里长者介绍,祠堂是三进结构,前座是仪门,中座为大堂,大堂中间为大厅,高悬牌匾,两侧大柱有楹联,大堂两侧是满洲窗隔的精美书房,是书院里资深望重的读书人住读之所,后座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设有书房。祠堂两旁的书屋很别致,每座亦为三进,每进为一套书屋,前为天井,通青云巷,里为屋。屋高6米,深8米,分两层,下为厅,高4米多,对着天井,很宽敞,作读书用。厅旁有楼梯登上层阁楼,阁楼作住用。书屋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明亮通爽,祠堂静穆,庭园清秀,确是在闹市中读书的好地方。按族规,女子是不准住在书院的。民国时期,这里成为学生宿舍,当时,广州的大学、中学是没有宿舍的,学生晚上要回家住,于是,书院成为省内族人子弟到省城读书寄住之所。据介绍,有读岭南大学的、襄勤大学的,也有读真光中学的、培正中学的等等,直到建国前,书院都没有女眷。从清代到民国,书院也造就过进士,不少举人和学者,至今,国内以及香港、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城市的朱氏族人,对书院仍很怀念。
书院的祠堂在五十年代被拆毁了,盖起三层楼房,作民居,庭园一半也盖了平房,两旁的书屋大体保持外形,却住了很多人家。然而书院民风淳厚,庭园柳绿,麻石的地面,高耸的奎楼,整齐的书屋前座的风火山墙、绿琉璃瓦檐下的工笔彩绘,还依稀保留着昔日书院的风貌。

文献资料来源:2008年   摘自《越秀文博》

作者:黄泳添

索取号:K85/4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