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春天,总让人猝不及防,旧城区的老树还没来得及落叶,就已经开始长出嫩绿的新芽。进行新旧交替的,还有粤海珠光路项目那排已经静默近百年的民居———侨商楼。
与树叶不同的是,侨商楼的新生,过往经历了太多次的春天,却一直未能换出新身。2 0 18年,广州市民终于将目睹这座满身侨商文化和历史痕迹的民国建筑,经过一步步“活化”,变成一身光芒的城市文化新高地。
侨商楼是幸运的,遇到的是粤海地产。
这家作品众多却极其低调的省属国企老牌地产商,开发过的项目,都有着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丽江花园,名动全国的人文社区,开启一代社区文化;同属粤海集团旗下的天河城,中国的万亿级商圈———天河商圈发轫于此……一直与城市共生共发展的粤海地产,2 0 1 8的最新作品,还未面市,已被外界期待为很有可能成为“年度现象级项目”。
如果将这个项目比作一部电影,它的剧本来自真实历史,导演是老牌大腕地产商,编剧来自国际顶尖的设计师,演员也是国际顶尖的艺术和餐饮、拍摄手法是新旧素材的交织……堪称历史、人文、保护、活化的奥斯卡阵容。
拥有2000年历史的广州,在新项目开发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融合上,将出现一个新榜样。
如果将粤海珠光路项目比作一部电影,它的剧本来自真实历史,导演是老牌大腕地产商,编剧来自国际顶尖的设计师、演员也是国际顶尖的艺术和餐饮、拍摄手法是新旧素材的交织……堪称历史、人文、保护、活化的奥斯卡阵容。
侨商街3 - 13号,侨商文化“活化石”
很难想像,在中国会有一个地产项目的故事,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广州,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城市之一。自洋务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华侨一直是参与推动广州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广州1890年开始长堤建设,侨商在长堤投资建设百货公司;1900年之后,铁路又成为侨商投资城市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投资建设的联排骑楼,是侨商投资广州房地产建设的见证。
而侨商街3- 13(单号)号民居,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筑起来的。
如果说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者,那么“侨商楼”则承载着了广州近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侨商文化。
更何况,侨商楼还是广州少有的一连6间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住家骑楼式建筑,从远处看保存完整而优雅。对研究广州建筑形式、建筑历史和城市发展有重要价值。
老城心尖上的一代芳华
但是,老建筑终究是芳华不再了。
历经接近一个世纪的风霜之后,三层高的侨商楼早已处处斑驳,破烂的梁柱、开裂的墙体,让整栋楼看起来岌岌可危。数十年来在此轮换的“七十二家房客”,也在这栋老楼留下了多处改建痕迹。
时代的变迁,有时候很有趣。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侨商楼曾经引以为傲的建筑设计,因无人居住而不再有用武之地。
但事实上,侨商楼所在的地块,是广州老城的中心点,到天字码头、北京路商圈、文德路小学、省实中学等全用“步行”来丈量,生活和文化都非常成熟。
同时,侨商楼本身也是迷人的。民国至今的街区肌理已经改变,但侨商街这段仍相对清晰地保存了。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保留了身份地方认同的重要线索,为之后文化产业的衍生提供优良基因。
伴随着周边的城市更新,以及近年来国家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政策的普及,该建筑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侨商楼的运气,遇到粤海
在历史建筑保护上,广州人是受过伤的。
2013年,广州金陵台、妙高台等颇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曾被一夜拆光,让那座像“停泊在诗书路边轮船”的特色建筑永远作古。
如果记一笔经济账,将历史建筑直接推倒建楼,一定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当年金陵台、妙高台一夜拆光,就是商人在强拆历史建筑的罚款,与工程拖延导致的损失之间做出的“精明”选择。
侨商楼是幸运的,遇到的是粤海。
2007年,粤海地产就已获得该地块开发权,2011年侨商楼被列入越秀区文物普查名单,市规划局和越秀区文广新局向建设单位提出,保留少见特色民国洋楼的要求,2014年侨商楼被列入广州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
前后11年,无数版方案。省属国企粤海集团旗下粤海地产,一个愿意投入巨大的精力做好侨商街活化利用工作,有意将侨商楼打造成广州市的名片,以延续传承侨商文化,展示城市历史,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非典型”开发商。
从目前得到的一些方案可以看出,粤海地产对历史很尊重,对情结很尊重。
比如,新建建筑裙楼正立面将沿用骑楼沿街正立面风格,相当于将原来骑楼的很多构件嵌入新楼裙楼,使得新楼下沿街立面与附近骑楼建筑元素相融合。
连评审专家都认为,该方案与珠光路现存街区风貌相呼应,能够产生历史的延续感。
“活化”的生命才是更长久的
作为极具历史意义的文化建筑,侨商楼的改造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吸引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目光,表示出很大的设计兴趣。同样,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本建筑也引起了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注意,曾作为该院学生的专题设计竞赛。
从2007年通过拍卖取得该项目后,十年来粤海地产对侨商楼的改造也是几易其稿,曾经一度定位为高端会所,但最终决定将其打造成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文化圈层的分享交流平台。
粤海说,历史建筑简单的保留,其实难以为继:“活化”的生命才是更长久的。
房企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广州第一例
事实上,国内外已经有不少的城市拥有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如上海对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日本武装总部改建而成的水舍,还有香港和昌大押改造成的餐厅“T hePaw n”,原大澳警署改造而成的大澳文物酒店等,罗马和梵蒂冈对古建筑活化更是熠熠生辉。
而侨商楼作为房企对广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第一个案例,粤海地产也希望通过该建筑的活化利用,一改公众对于旧建筑“老、破、小”的固有印象,既保留历史风貌,也以多种手法,与现代建筑互为辉映,这对以后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提供参考,将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粤海珠光路项目的侨商楼部分将在2018年面市,这座满身历史痕迹的侨商楼,也将变成一身光芒的城市文化新高地。
值得期待的现象级项目
走过百年沧桑,历史建筑的命运应该是如何的?外界都在期待这次的创新尝试。
粤海珠光路项目保留活化的侨商楼与新建的artdeco风格住宅,就像老骑楼与现代艺术的一次交辉。
人们在中心城区拥有更好居住体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底蕴带来的身份认同。更别提这个项目还拥有闹中取静的居住地段、舒适合理的楼间距离。阳光、江景,还有城区中央少见的7500平方米私家园林,都足以让这个项目摆脱平庸。
人们常说的现象级,就是一个项目已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众的社会现象。而粤海珠光路项目因为侨商楼的存在,成为了此前广州未有过,却被未来城市更新过程中不断模仿的项目。
特殊性、历史感、神秘感、品质感……如此多的独特存在,让粤海珠光路项目最有可能成为2018年度现象级项目。
文献来源:2018-03-30   南方都市报-A特04
作者:林广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