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路小巷叹煲仔饭
“来,我带你去吃全城最好味的煲仔饭!”午后,林颐领着南都记者踏上寻味之旅。车辆穿过新城区缓缓拐入骑楼、古树、老店铺构成的万福路。走进万福路一条小巷,露天摆着几张自制小方桌,这间名为“万兴煲仔饭”的简陋小店,就是林颐极力推荐的老字号小铺,可以说林颐所有的朋友都来这里吃过煲仔饭。
“你知唔知我点解咁中意呢度嘅煲仔饭?”落座后林颐讲起自己与这个地方的故事。年少时,林颐家在万福路这条巷子里,楼下便是这间煲仔饭,追女朋友第一次见家长,为表斯文一顿饭下来没吃饱,走至楼下闻到煲仔饭香扑鼻,到这里点了一份煲仔饭,“味道太正了”。
此后每逢家长外出,到了饭点自己不想做饭,他便从三楼隔着窗户冲楼下喊一声“师爷,(一份)塘鲺饭!(一碗)猪什汤!”楼下便应一句“收到!”20分钟后,一锅煲仔饭就送到家门口,吃完后林颐会把瓦煲放在一楼的箱子,店员傍晚自行去取,已经形成一种默契。
谈笑间,老板端上热气腾腾煲仔饭,声如洪钟吆喝着“开饭!”“你看,这就是老街才有的人情味。”林颐笑眯眯道。
文明路骑楼饮糖水
从万福路穿过越秀南路,来到文明路骑楼街。林颐念中学时就一直住在骑楼里,并在这里拍拖、成家。住了几十年,骑楼于他来说已是一个亲切的名词。
东山的骑楼,跟西关有着不一样的气质。被列为一类骑楼街保护名单的文明路骑楼街,以南洋式居多,如位于文明路186号的南洋式骑楼,这种骑楼有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是一种建筑智慧,防御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
文明路的骑楼,楼上住人,楼下开店。生意好做的,楼上铺也开了起来。骑楼因为有了生活和生意,变得有了生趣。这里藏了不少老字号小铺,“百步之内,必有小食”。驰名的九爷鸡一个小档口,下班时分店铺门口已排起百米队伍长龙。百花甜品、达扬炖品,都是开了近30年的老铺,小铺装修简陋却门庭若市。除了美食,很有历史感的省立中山图书馆也在文明路上。中山图书馆旁的鲁迅纪念馆,曾是中山大学旧址,砖木结构、尖顶的钟楼极富民国特色。
尽管搬离了老城区,林颐还是喜欢回到骑楼底,尝一碗糖水,看街边人来人往。
文德路字画街找格调
从文明路拐入文德路,是有“广州画廊”之称的字画街。这里店铺每间店面都不太大,每天都有不少画作在这里面市,同时又有大量的画流转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林颐喜欢文德路,因为它高格调的文化氛围。文德路的艺术气息承袭于明清的文化活动。明清时期,全省文人来省城会考都会来文德路,当时文德路附近遍布数十家文化书院。到了近代,这里知名的书店、古玩、文具店多达40余家。后来来自北方、中原地区的古董、字画、装裱商云集广州。全盛时期,大大小小的古董、字画、装裱铺鳞次栉比,从业人员迅速壮大。
珠江边夜游
最惬意
沿文德路往南,珠江就在眼前。林颐推荐的最后一站是珠江夜游。从天字码头登船,由西向东,沿途经过海印桥、广州大桥、海心沙、广州塔、猎德大桥返程。全程70分钟左右。
“以前总觉得,珠江天天都见,有什么好游的呢?”2005年林颐策划“水上音乐之旅”活动,在广州居住了几十年的他,第一次游珠江。当他坐上游船,他着迷了。
“珠江边一定要晚上才有感觉”。华灯初上,看着江面游轮缓缓穿梭,城市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偶尔江边会传来街头艺人弹唱的音乐声,一切很慢很惬意。“原来风景就在身边,只是你有没有给机会自己用心去欣赏过”。
同题问答
南都:您认为广州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林颐:广州的优势是什么都有,劣势是没有自己的特色。
广州很包容,但是太过包容,外来人口众多,他们带来了各地文化,削弱了本地文化。比如广州美食,所谓食在广州,是指粤菜精致美味,但这些地道特色美食已经不多,反而全国各地其他风味饮食在广州更旺。
我觉得说起广州本地的故事,缺乏共鸣的东西,就像我经常跟人介绍以前煲仔饭那样,其实每一处都有故事。但客人只是路过吃个饭,并不了解老师傅传承的故事,没人讲解体验感就差很多。老店推广其实就是缺少包装,缺少会讲故事的人。
南都:你去过的世界城市中,有哪些旅游服务的经验值得借鉴?
林颐:我属于每到一个国家或城市就找到舒服的地方住下,不怎么到处游玩的人。美国的城市交通礼让给我印象深刻,那里的车辆会让行人,无论是商场还景区,人与人之间守规矩,礼让都让人觉得很舒服。
南都:能否用一句话推荐广州旅游?
林颐:美食吧,我去过这么多地方,还是觉得广州的饮食是最美味的,各种品种的美食都能在这里找得到,就算半夜饿了,也能找好吃的夜宵档。
统筹:南都记者 赵安然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实习生 晏慧思
文献来源:2015-05-13   南方都市报-AII11
作者:李春花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