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堂簕杜鹃迷煞路人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路过中山四路农讲所内的明伦堂,两株逾10年树龄的簕杜鹃近日竞相怒放,与簕杜鹃花枝相连的就是番禺学宫连片的高大红墙,将前年大修后开放的岭南青砖庭院明伦堂衬托得分外迷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春日的暖阳终于透过“回南天”湿雾气露出笑容,这两株簕杜鹃攀援在农讲所内高大的番禺学宫红墙根角,与红色高墙不分彼此地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飞舞着红翅膀的蝴蝶在明伦堂前翩翩起舞,引得游客和附近街坊驻足围观,美丽花景媲美华南植物园的杜鹃林。
  
    一位姓薛的老伯告诉记者,广州人爱将三角梅叫做簕杜鹃,这种花在南方种植非常普遍。老伯发现,种在居家阳台里的三角梅盆景和大片分布在行人行车的天桥花基里的三角梅开得璀璨繁盛,而直接种在居家地面的那些大棵三角梅老树,却只是枝叶繁茂,开花量很少。
  
    根据这位老伯的经验,三角梅栽培的土壤,要经常处于断水状态干渴状态才能多花。那些种在地面的三角梅,就是经常处在过于潮湿的状态,所以总是叶茂花稀。 
  
    相关链接:    
  
    今年也是明伦堂大修重新开放后的第三年,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番禺县知县吴忠、训导李昕在农讲所现址创建番禺学宫。历尽沧桑的番禺学宫现在除左侧明伦堂、光霁堂外大部分建筑已毁。
  
    2003年,农讲所修复了明伦堂和光霁堂,并于当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明伦堂内陈列有孔子金身塑像、广东贡院模型,复原了科举考试的号房等,还常设与儒学、中国科举文化、学宫相关的展览。

文献来源:2015-03-19   广州日报-A13

作者:黄丹彤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