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1878-1972),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她从小爱听反清革命斗争故事,效法太平天国女战士不裹足。1897年10月底,她与廖仲恺在广州巧结良缘,两人双双成为孙中山的重要助手和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她们在中山二路(原百子路)8号居住了较长时间,灯火常亮到深夜,一大批共产党人常到此共商救国救民大计,协助孙中山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及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此期间她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长,兼管广东妇运工作。创办各种妇女学校、医院,出版《妇女之声》旬刊。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牺牲后,她继承夫志,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为抗日前线募捐物品。建国后,她除了在人大、政府、政协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外,还坚持一生酷爱的书画艺术,把绘画与革命联系起来,卖画募捐抗美援朝,精心制作《万古长青图》献给中国共产党诞生40周年。她一生追求进步、光明磊落的风范像高山流水长存天地间。
文献资料来源:   摘自《广州市东山区妇女志》1840-2000
作者:广州市东山区妇女联合会编
索取号:D442.6/3
本馆校对:黄国伟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