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坎止廨垣边,艳出芙蓉记昔年。
漱去清芬生妙舌,好将一勺供金仙。
这是清代嘉庆年间顺德人张琳咏广州莲花井的诗句,还自注此井在巡抚署西墙外。据说此井曾开出艳丽莲花,故名。到后来,“莲花井”成了莲花井所在街巷的名称,此街至今仍在,就在连新路西侧,北连东风中路、南接雨帽街。据清代陈徽言《南越游记》说及,他曾住于莲花井的园中,“园中有木棉数株,每推书室东窗,即见其绰约临风,作相迎状。晨夕静对,颇资怡悦”。到民国时,此园已无痕迹。不过,街中的松庐却住过中国版画界头号名人李桦,广东第一个版画社团“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就在此诞生。
松庐旧貌如何,也许已无人记得。李桦故居也无人再提,幸而李桦的经历尚载入史册之中。
李桦(1907-1994),原名李俊英,曾名浪沙、小泉,斋号滴泉斋。广东番禺人,自小爱好美术,1927年毕业于广州市美术学校。1930年自费留学日本,次年回上海。1932年回广州,在广州市美术学校任西画系教师,并从事美术研究与创作。当时,现代版画(木刻画)是从外国传入的一个新画种,颇受青年人喜爱。李桦运用日本版画技法,创作了近百幅木刻,于1934年4月首次举办个人版画展览会,颇有影响。两个月后,李桦以自己住地松庐为会址,成立“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并出版广东第一份版画刊物《现代版画》。此后,该会还出版了多位会员作品集。一直关心该会创作的鲁迅先生来信给李桦说:“先生木刻的成绩,我以为极好,最好的要推《春郊小景》,足够与日本现代有名的木刻家争先。”该会艺术风格从最初多模仿西方木刻逐渐变为多探索中华民族风格,先后在省内外十多个城市举办作品展,三年间举办了30多次。
李桦于1935年创作的《怒吼吧!中国》,多次展出并被多家报刊刊载,好评如潮。1938年6月,木刻画家投身到抗日宣传活动中,“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李桦任理事。不久后李桦参军,辗转于前线,从事战地文化工作,创作了不少速写,多次举办“战地写生展”,并出版《 烽烟木刻集》。1943年,他的木刻作品在重庆的展览会上获大奖,他把奖金的一半捐给“中国木刻研究会”。
抗战胜利后,李桦在木刻界中已有很高的声誉,到上海与木刻界人士筹办“抗战八年木刻展”,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长。以后,李桦创作了30多幅木刻组画,揭露社会存在问题。在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遇害后,他迅速刻成招贴画《民主死不了!》,因而被当局列入黑名单,只好转赴北平(今北京)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49年7月,李桦出席第一次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美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此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版面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版画协会主席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李桦主要担任美术学院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教学之余,也创作了一批木刻画。1988年,李桦荣获日本国日中艺术交流中心颁予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贡献”金奖。1991年,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予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杯”。
李桦出版的著作有《李桦木刻选集》《木刻刀法十四讲》《木刻的理论与实践》《铜版画技法研究》以及美术评论集《西屋闲话》《美苑漫谈》等。1994年5月5日,李桦逝世于北京。
漱去清芬生妙舌,好将一勺供金仙。
这是清代嘉庆年间顺德人张琳咏广州莲花井的诗句,还自注此井在巡抚署西墙外。据说此井曾开出艳丽莲花,故名。到后来,“莲花井”成了莲花井所在街巷的名称,此街至今仍在,就在连新路西侧,北连东风中路、南接雨帽街。据清代陈徽言《南越游记》说及,他曾住于莲花井的园中,“园中有木棉数株,每推书室东窗,即见其绰约临风,作相迎状。晨夕静对,颇资怡悦”。到民国时,此园已无痕迹。不过,街中的松庐却住过中国版画界头号名人李桦,广东第一个版画社团“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就在此诞生。
松庐旧貌如何,也许已无人记得。李桦故居也无人再提,幸而李桦的经历尚载入史册之中。
李桦(1907-1994),原名李俊英,曾名浪沙、小泉,斋号滴泉斋。广东番禺人,自小爱好美术,1927年毕业于广州市美术学校。1930年自费留学日本,次年回上海。1932年回广州,在广州市美术学校任西画系教师,并从事美术研究与创作。当时,现代版画(木刻画)是从外国传入的一个新画种,颇受青年人喜爱。李桦运用日本版画技法,创作了近百幅木刻,于1934年4月首次举办个人版画展览会,颇有影响。两个月后,李桦以自己住地松庐为会址,成立“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并出版广东第一份版画刊物《现代版画》。此后,该会还出版了多位会员作品集。一直关心该会创作的鲁迅先生来信给李桦说:“先生木刻的成绩,我以为极好,最好的要推《春郊小景》,足够与日本现代有名的木刻家争先。”该会艺术风格从最初多模仿西方木刻逐渐变为多探索中华民族风格,先后在省内外十多个城市举办作品展,三年间举办了30多次。
李桦于1935年创作的《怒吼吧!中国》,多次展出并被多家报刊刊载,好评如潮。1938年6月,木刻画家投身到抗日宣传活动中,“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李桦任理事。不久后李桦参军,辗转于前线,从事战地文化工作,创作了不少速写,多次举办“战地写生展”,并出版《 烽烟木刻集》。1943年,他的木刻作品在重庆的展览会上获大奖,他把奖金的一半捐给“中国木刻研究会”。
抗战胜利后,李桦在木刻界中已有很高的声誉,到上海与木刻界人士筹办“抗战八年木刻展”,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长。以后,李桦创作了30多幅木刻组画,揭露社会存在问题。在民主人士李公仆、闻一多遇害后,他迅速刻成招贴画《民主死不了!》,因而被当局列入黑名单,只好转赴北平(今北京)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49年7月,李桦出席第一次全国文艺界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华美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此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版面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版画协会主席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李桦主要担任美术学院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人才。教学之余,也创作了一批木刻画。1988年,李桦荣获日本国日中艺术交流中心颁予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贡献”金奖。1991年,荣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予的“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杯”。
李桦出版的著作有《李桦木刻选集》《木刻刀法十四讲》《木刻的理论与实践》《铜版画技法研究》以及美术评论集《西屋闲话》《美苑漫谈》等。1994年5月5日,李桦逝世于北京。
文献资料来源:2012年11月   摘自:《广州越秀古街巷》(第五集)
作者:广州市越秀区文联编
索取号:K926.51/25/5
本馆校对:刘彤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