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4年即秦始皇33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广州建城年份的记载。从公元前214年到2008年,整整2222年过去了。岁月悠长,很多羊城子民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抑或没有想到,但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兴于斯的本土媒体,《羊城晚报》却没有忘记这个特殊的日子。
昨天上午,在广州人再熟悉不过的“五层楼”———越秀公园镇海楼,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博物馆联合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经典羊城2222年·平民生活”图片展,拉开了帷幕;这次展览,也同时拉开了《羊城晚报》“经典广州今日视角2222周年城庆”系列报道的序幕。
一张照片印记一个时代,一张照片寄托一种情怀,每个时代的摄影者,也都通过镜头感性地传递着那个时代的岁月流光。此次图片展所展示的各种珍贵的历史照片,分别从衣、食、住、行、乐五个方面,勾勒了2222年来广州平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整个羊城的沧桑变迁。
昨天的广州虽然雨丝淅沥,但展览依旧引来不少羊城市民的追捧。一位头上罩着塑料袋遮雨的阿婆,牵着小孙儿的手,在这些光影斑驳的老影像中感叹时光易逝;一位撑伞的老先生则指着记录南方大厦建成的那张老照片,向身边的后生低低耳语着那段从前的岁月。
正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海陵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言:“由于照相机比起我们的广州来说是那么的年轻,她的镜头所记录的点点滴滴,仅仅是这个城市的瞬间痕迹,但她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瞬间看千年,去领略广州这个具有2222年历史古城的魅力。”
为了让市民能够细细品味这些原汁原味的广州生活及岭南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3个月。
文献来源:2008-03-31   羊城晚报-A6
作者:黄丽娜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