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进入越秀中小学 区教育局每学年花100万元聘请外教,大部分学校持欢迎态度

    幽默的表情、风趣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澳大利亚籍的小伙子JACK正与小学生们聊得热火朝天。昨天上午,记者在瑶台小学六年(1)班的英语课堂上看到,外籍教师进入课堂大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活跃。


  据悉,从这个学期开始,越秀区100多所中小学里,均有外教进入英语课堂。


  本地教师 教授生活化的英语很有必要


  又唱又跳,手舞足蹈,年轻的JACK在上英语课如同表演一样。他还喜欢把每堂课的主题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情景剧本”,让不同的学生上台合作表演,原本害怕老师提问的学生们现在竟常常自告奋勇争角色!


  “创设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知识遣词造句;让学生多讲多练,学习生活化的英语,这些是外教的优势。”瑶台小学英语科组长冯老师每节课都在教室后面旁听,她认为让学生多学点生活化的英语很有必要,而且外教能调动孩子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国情的差异,外教不可能整节课都让学生一味地游玩,而是结合学生现时的教材,适当加强英语的听说水平。


  学生 上课轻松很快乐


  “上课很轻松,老师也很幽默,我们都很喜欢!”学生小森称,他们感到跟外教的距离很近,虽然每星期只有一节这样的英语课,但是这样学习起来不觉得闷。也有学生表示,尽管外教在课堂上全都是用英文讲授,有些地方听得不是很明白,但是看到老师的动作,大概的意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因此,在学习上也不会感到有压力,只会让自己更加努力地去预习和复习功课,争取上课能全部听懂。


  JACK表示,他很喜欢这帮学生,他现在周一到周五都要到不同的学校上课,每堂课都有本地的英语老师随堂听课,他会感到有些压力。“每个学校对我的要求都不同,有些老师认为我教得好,有些老师觉得我还有地方要改进,我都听取他们的意见,力求做到最好。”


  区教育局 筛选外教程序严格


  越秀区教育局介绍,让外教进入中小学英语课堂是该区英语工程的一个项目,外教的费用由区教育局承担,大概每学年100万。对于外教的配备,小学安排在三年级,每学期每个教学班11节课;初中安排在一年级,每学期每个教学班15节课。学校也可根据实际灵活安排。据悉,以往越秀区的个别学校也有单独聘请外教,如培正中学和华侨外国语学校等,外教的费用由学校承担。


  区教育局英语教育工程办负责人介绍,不是随便的外国人都可以进入学校当外教的,他们有一套严格的筛选程序:必须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教师资格证,其教育对象是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人士。“现在我们的外教直接由中介机构提供。外教大多数是教育学和语言学专业的,不少还是硕士生。有个别外教还曾经是加拿大地方电台的播音员。”


  至于外教进入英语课堂后如何监管,外教的教学是否适应中国的国情,该负责人表示,教育局将和中介定期举办外教的统一培训,教研室也会进行专题听课调研,监控跟进外教的教学质量。此外,在学校的层面,也将会派出专人与外教沟通,中方英语教师随堂跟班,协助外教进行教学管理。


  本报记者 梁艳燕


  ■声音


  对于外籍教师进入中小学英语课堂的利弊,记者昨天采访了越秀区部分中小学的老师,有的支持,有的观望。


  ●支持派改善“中式英语”,提高学生兴趣


  “外教教学方法与我们传统教育方法的确有所不同。”外教通过形象化的游戏方式,教小朋友学习英语单词和简单的日常对话,他们的教学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语言更活,学英语的能动性就相应提高了。外教还能规范孩子们的语音、语调和语法,改善了“中式英语”的现象。——农林下路小学陈老师


  ●观望派外教本身也有适应中国国情的过程


  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差异,在国内,学生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考试。外教除了有语言优势外,他们还需要适应中国国情。外教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不宜一刀切。———某小学英语老师

文献来源:2008-03-27   南方都市报-A48

作者:梁艳燕

点此查看报纸原版

查看相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