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彭文蕊 通讯员/陈红)“她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她一直有一个信念:扎根沙漠,在沙漠中绽放花儿,为沙漠增添一份美丽。”昨日上午,第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1—2012)全国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164名中学生从全国19个省市及港澳地区近3000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一等奖,并最终有20名中学生经过听说读写及现场演讲等考验后,摘得大赛最高奖项——“恒源祥文学之星”。其中,来自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初一年级的林雨昕,凭借《我的世界为你留住春天》一文和在总决赛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广东赛区唯一一个“文学之星”。
第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以“向着太阳奔跑”为主题,于去年9月启动,旨在引导青少年向往美好的精神世界,追求真善美,共吸引了近3000万中学生参赛。
“说真话,诉真情,有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共同特点。”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作文大赛命题与评审委员会顾问顾之川说,空话套话的文章会被直接淘汰,写自己的发现、感受并作出自己分析判断的文章最能受到评选者的重视。“高中生由于忙于应战高考,平时受条条框框束缚多,整体而言,此次参赛的水平不如初中组。”
连续七年担任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审的专家姚建庭告诉笔者,本届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平较往年有所提升,并有不少作品反映的就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在一篇《过年的味道》中,作者写了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故事,真实详细地记录了一个农民工从请假、买票、回家、团圆到离别的返乡过程,文字细腻,感情真挚。”
但是令姚建庭感觉遗憾的是,还是有很多参赛作品开头就言辞空泛,以至于在搭起一个空大的架子后,文章却难以为继。也有不少文章写自然风光,写天地人生,殊不知陷入了老生常谈。
据悉,前六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先后在北京、上海、郑州、香港、南京举行,今年首次在广州举行。且本届总决赛首次将地方文化融入考试题目中,并首次将凡客体、淘宝体等文本形式作为总决赛演讲题目。选手不仅要求对这些新现象提出看法,还被要求以凡客体形式介绍自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从2008年开始参与第四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后,广州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也逐年提高。在2008年第四届大赛中,广州赛区仅有2000余名选手参赛,3名选手获得全国一等奖。而在第七届大赛中,多达5万名中学生参加了作文大赛,最终16名选手获得全国一等奖。
文献来源:2012-04-10   南方日报 AII04
作者:彭文蕊
查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