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借书了?”市民梁先生昨天跑到中山图书馆桂花岗分馆去还书,惊奇地发现分馆业务发生了改变。经工作人员提醒,他看到了总馆开馆公告:改扩建首期工程业已完工,改扩建工程建设期间调整至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的文献借阅服务全部回归文明路213号总馆。
2005年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图”)文明路总馆开始原址改扩建,文献借阅服务也转移到桂花岗分馆。梁先生与众多读者一样,习惯去各分馆借书,现在乍一改变,感觉有点意外。
据中图馆长刘洪辉介绍,因改扩建工程封闭施工数年的中图将于本月30日上午9时重新开放,目前首期工程已经完成(详见本报25日a5版报道)。
改扩建后的中图有了哪些新变化?且听馆长刘洪辉、副馆长莫少强一一道来———
改造后采用全开放格局
一期改扩建后,中图格局扩大许多,除保留旧馆原有的革命广场、国民党“一大”会址、明远楼、旧中山大学天文台、龙虎墙等省级重点文物外,因二期将与广东省博物馆(现址)合二为一,两者现已打通,视野非常开阔,形成富有文化氛围的园林化图书馆环境。
据了解,中图一期改扩建规模7.88万平方米,其中扩建3.44万平方米,包括新建两层地下停车场(A区),改造原图书馆大楼(B区)、新建11层综合大楼(C区)。
B区是读者阅览活动的主要空间,近3万平方米旧馆舍改造后采用全开放格局,原来的走廊位等几乎全归入阅览室,空间增大许多。一楼主要为中文报纸阅览室、展览厅、报告厅;二楼为中文图书阅览区;三楼为中外文期刊阅览及外文书库。
一张读者卡搞掂借与还
记者看到,B、C区楼面新铺设了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为停车场、部分馆舍供电。B区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布置全新的书架、桌椅、电脑等硬件设施。
一进B区大厅,就是3台3D图书馆展示系统,在52英寸触摸屏上,可进行移动、缩放、翻页操作,中图馆藏可一览无遗。还有4台大屏幕报刊自助阅读机,提供全国200多种中文报刊查询、阅览。另设24小时自助还书机等全新设备。
二楼中文图书阅览区新开辟为三大功能区域:生活之美、文学、综合图书区,20万种书都是全新的。
据介绍,过去借阅中文、外文图书期刊需要办理多个借书证,现在服务更新,只需一张“读者卡”便可实现所有的借还书服务。凭读者卡除可以免费借阅各类文献外,还可享受自助服务、查阅数据库等服务。读者甚至可在服务台将“读者卡”信息加载到自己的二代身份证或是羊城通上,这样连“读者卡”都无需携带,只要有身份证或羊城通便可完成借还书。
中图可联接数字图书馆
历久弥新的中图更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与数字化软硬件建设。据介绍,中图馆藏全省第一,目前达600万册。各层均有大批多媒体电脑,不仅可查阅馆藏,更连接到广东数字图书馆。这个名为“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数字图书馆,为全省182家公共、科技、院校等图书馆藏共享平台。中图借全国首个跨系统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可与数字图书馆实现共享。
莫少强将电脑打开,内存高达4G的电脑瞬间就搜索到需要的词条,并可直接传输到读者指定的电子邮箱中。读者只要通过联合目录搜索,就能检索到某句话出现在哪本书的哪一页,同时还可知道该文献藏于哪家图书馆,当即获得所需文献资料。“馆内是wifi接入点,读者可以自携电脑在这里上网,完全免费。”莫少强说。
中图还新推出掌上图书馆,通过图书馆WAP门户,读者可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服务,实现检索、借阅、订阅、荐购、续借、超期提醒直至讲座订位、新书上架等丰富功能。
文献来源:2010-12-27   羊城晚报-a12
作者:邝穗雄 施用和
查看相关: